作者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期刊信息

月刊,1974年创刊
主管机关: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
     究所
主  任:王新频
主  编:胡如进
副  主  编:王新频,张 迪
编辑出版:《水泥》编辑部
地  址:北京朝阳区管庄
编辑部电话:(010)65767042
           51164621
广告部电话:(010)65765526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登字
        20170026号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  购 处: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325
刊  号:ISSN 1002-9877
     CN 11-1899/TQ

2024年 0卷 07期
刊出日期:2024-07-10

试验研究
分析测试
生产技术
生产设备
收尘环保
智能控制
协同处置
技改交流
当月整期下载
科技论文撰写指南
水泥基材料
 
       当月整期下载
0 2024年7期整版电子书
2024 Vol. 0 (07): 0- [摘要] ( 65 ) HTML (1 KB)  下载 PDF (27875 KB)  ( 3 )
       试验研究
1 复合矿物掺合料颗粒级配优化及多级球磨串联制备技术
幸泽佳, 张同生, 郭奕群, 杨玉祥, 屈松杰, 张其林, 李茂辉
复合矿物掺合料多由混合粉磨工艺制得,无法调控各组分粒径,存在过粉磨和欠粉磨问题,导致产品需水量高或活性低。分别粉磨工艺可以实现各组分粒径的分别调控,但设备投资大、改造成本高、对场地空间要求高,未在传统生产企业推广应用。因此本文研究了矿渣、粉煤灰粒度搭配对复合矿物掺合料性能的影响,利用嵩基新材料公司磨机数量多的特点,通过多台球磨串联、分段喂料等工艺分别控制矿粉和粉煤灰粒径,调控各磨机喂料量制备了不同活性指数的复合矿物掺合料。喂料量为37.5 t/h时,该制备技术的电耗和碳排放分别为40.5 kWh/t和48.6 kg/t,复合矿物掺合料7 d活性指数达71.1%,综合效益相对最佳。降低喂料量至28.8 t/h,复合矿物掺合料的7 d活性指数可由40.0 t/h时的68.4%提高至74.8%,但电耗和碳排放较高。
2024 Vol. 0 (07): 1- [摘要] ( 39 ) HTML (1 KB)  下载 PDF (2016 KB)  ( 0 )
8 激光粒度分析法测定铁铝酸盐水泥折射率的研究
汪智勇, 吴升国, 齐冬有, 郑 静, 王芳芳, 王小可, 张 钰, 蒙传刚
折射率是采用Mie理论分析激光粒度法测试粉体细度的重要输入参数,然而一些较新材料的折射率却难以获取。本文通过研究激光粒度测试分析中输入折射率与数据拟合残差之间的变化关系确定待测样品的折射率。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得的样品折射率与资料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用测定的折射率作为输入参数能够获得较好的颗粒分布结果。
2024 Vol. 0 (07): 8- [摘要] ( 3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47 KB)  ( 0 )
13 锆英石掺量对加砂油井水泥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
赵 峰, 曾雪玲, 龙 丹, 古安林, 张凌志, 王 佳, 魏雪琦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推进了深层、超深层油气资源的开发,固井水泥浆面临的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也越来越多,而常规的加砂油井水泥已无法满足现有工程要求。本文采用锆英石对加砂油井水泥进行改性,探讨了锆英石对水泥浆体及水泥石高温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微观测试对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量低于10%时锆英石对于水泥浆性能具有改善作用,与加砂油井水泥体系相比,水泥石高温强度有所提高,渗透率和孔隙度降低,体系高温性能得到增强。微观测试结果表明少量的锆英石能够促进加砂水泥体系水化,提高水泥石强度和耐高温性能;但过量的锆英石阻碍水化产物的生成,使得水泥浆体系性能劣化严重。主要原因是由于少量锆英石不仅可以为水化产物提供结晶点,促进水化产物的形成,还能作为填充材料充填在水化产物之间的孔隙中;而过量锆英石的掺入不仅会发生团聚现象,还会依附在其他物质表面,阻碍水化作用
2024 Vol. 0 (07): 13- [摘要] ( 36 ) HTML (1 KB)  下载 PDF (2903 KB)  ( 0 )
18 混合材对铁铝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席 峥, 徐惠惠, 徐 萍, 兰 栋, 王 雅, 姚 亮, 马 慧, 黄 增
铁铝酸盐水泥以无水硫铝酸钙、硅酸二钙和铁铝酸四钙为主要熟料矿物,具有低碱快硬、高强、抗冻、抗渗、耐腐蚀、耐磨等优异性能,将掺有10%硬石膏的水泥分别加入5%、10%、15%、20%的石灰石粉、粉煤灰和矿粉,对其胶砂强度、凝结时间、自由膨胀率、氯离子扩散系数等项目进行检测。发现混合材的掺入不会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有较大的影响,但对水泥胶砂强度有不同幅度的降低,降低幅度从小到大依次为矿粉、石灰石粉、粉煤灰,随着掺量增加,强度降低幅度增大,加入适量的石灰石粉可以降低铁铝酸盐水泥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2024 Vol. 0 (07): 18- [摘要] ( 2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68 KB)  ( 1 )
       协同处置
21 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低水分市政污泥技术路线研究与探讨 Hot!
刘 凯, 鲁传圣, 李勇杰
本文从低水分市政污泥的特性出发,对其处置难点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研究的方式确定了一条无害化协同处置低水分市政污泥的技术路线。工程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路线可最大限度地解决此类污泥处置过程中的痛点及难点,并将其对水泥窑产量、质量、能耗等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024 Vol. 0 (07): 21- [摘要] ( 34 ) HTML (1 KB)  下载 PDF (3914 KB)  ( 2 )
26 水泥窑协同处置冶金脱硫渣窑尾烟气有害成分的试验研究
刘顺玲, 黎 杰
本文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有色冶炼烟气脱硫渣窑尾烟气中有害成分排放浓度达标情况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重点从“前端”和“终端”两个方面展开并利用某水泥企业4 000 t/d生产线协同处置脱硫渣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脱硫渣在0.6%~1.0%掺量下水泥窑协同处置脱硫渣废气污染物排放指标均与处置前差别不大,其产品与该水泥企业试验前生产的同品种同等级水泥没有大的差异,均满足GB 175—2007要求。
2024 Vol. 0 (07): 26- [摘要] ( 1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09 KB)  ( 0 )
30 水泥窑使用不同替代燃料的研究
任明政, 方 磊, 张新勇, 李永帅
使用有热值的固体废物作为燃料替代水泥窑所需的化石燃料,在解决了固体废物处置难题的同时可减少水泥窑生产线化石燃料的消耗,有助于水泥企业在煤炭价格高企的环境下降本增效,同时可助力水泥行业的节能降碳改造升级。以某水泥公司4 500 t/d的新型干法水泥窑为依据,介绍几种不同种类的替代燃料投加至水泥窑内的煤粉替代效果分析,同时对处置替代燃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2024 Vol. 0 (07): 30- [摘要] ( 3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59 KB)  ( 1 )
       收尘环保
33 水泥窑尾烟气CO治理技术路径的研究探讨 Hot!
陈学功
CO作为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具有较大的环境危害。水泥生产工艺中CO主要通过窑尾烟囱排出。水泥行业推广使用的替代燃料技术、低氮燃烧技术等,对CO排放的控制逐步要求严格。分析当前CO治理的可行技术,结合当前水泥窑尾环保治理工艺,选定采用CO催化剂作为水泥窑尾烟气CO治理技术路径。CO催化剂可同已建设的SCR脱硝技术形成友好嫁接,通过适当改造实现CO催化反应的扩容。高效、低成本、适用工况条件的CO催化剂研发进程是影响后续产业化推广应用的关键。
2024 Vol. 0 (07): 33- [摘要] ( 4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923 KB)  ( 0 )
36 变流场电除尘与常规电除尘技术性能对比研究
艾 璞, 李昌斌, 高重乐, 华耀锋, 余创波, 李玉铉, 魏燕如, 陈 静
通过对变流场电除尘技术与常规电除尘技术的本体结构特征、荷电粉尘在电场中的受力、有效收尘面积及电场风速进行分析,搭建了冷态物理试验中试平台,对变流场电除尘技术与常规电除尘技术进行了除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变流场电场结构在增加总集尘面积、改变气体流向、降低电场风速的条件下,除尘性能没有得到突破,且除尘效率略有下降。从变流场格栅极板结构特性及电流密度角度分析了其除尘效率差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变流场电除尘器运行效率,为电除尘器电场结构优化和设计提供参考。
2024 Vol. 0 (07): 36- [摘要] ( 1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838 KB)  ( 0 )
40 袋除尘器改造提升技术探讨
韩德夫, 喻宏祥, 孙海全, 马玉震, 宁 波, 王术菊
介绍了某工厂窑尾袋除尘器改造项目,利用原有袋除尘器壳体进行改造,使用玻纤覆膜滤袋,并在灰斗进风处增加气流均布装置,改造后的除尘器具有超低排放、系统阻力低和滤袋寿命长的特点。
2024 Vol. 0 (07): 40- [摘要] ( 26 ) HTML (1 KB)  下载 PDF (2470 KB)  ( 0 )
       生产技术
43 高掺量废渣配料生产P·Ⅱ型机场专用水泥 Hot!
方仁玉, 龚喜梅
介绍了高碱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使用高掺量废渣配料(生料中镁渣、冶炼废渣、水洗煤矸石、岩棉渣等废渣配比在30%以上),通过优化配料方案以及在熟料煅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研发并生产出满足沙漠与高原机场专用跑道水泥,既满足了客户要求,又大量消耗了园区企业排放的固体废物,既节约了优质资源又改善了环境。
2024 Vol. 0 (07): 43- [摘要] ( 3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03 KB)  ( 0 )
46 赤泥替代铁质原料配料生产水泥熟料
梁 蘅, 詹义龙, 安华梅
赤泥作为我国大宗固废,当前利用率较低,长期以来赤泥的堆存量巨大,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并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赤泥替代铁质原料配料生产水泥熟料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赤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应用实践表明,赤泥替代铁质原料配料生产水泥熟料完全可行,不仅可以实现废渣利用,而且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2024 Vol. 0 (07): 46- [摘要] ( 3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55 KB)  ( 0 )
49 降低C1出口废气温度及能耗的措施
李本龙, 陈国炳, 李存刚, 白会强, 吴健新, 黄义炎, 李加宏
C1出口废气温度反映了投料量多少和拉风量大小,也是窑系统热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反映出工厂对电耗、煤耗指标的管控水平。本文主要从预热器技改优化、新材料微晶板、新设备IKN篦冷机的应用、新型替代燃料的投入使用方面,阐述了降低C1出口废气温度及能耗的相关优化措施。
2024 Vol. 0 (07): 49- [摘要] ( 2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55 KB)  ( 0 )
51 电石渣制水泥生产线干电石渣库安全管理改善措施
曹辉辉, 呼 娜
干法乙炔生产过程中电石的水解率一般在99.5%左右,其产生的电石渣含有6%~8%的水分,未水解的电石会在干渣库内继续水解,释放出乙炔气体,在库内形成富集,给生产装置带来较大安全隐患。我公司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在干渣库的安全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
2024 Vol. 0 (07): 51- [摘要] ( 1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64 KB)  ( 0 )
54 煤磨系统节能改造
周富豪, 邓清平, 张克威, 于小勇
针对Φ3.8 m×(7.25+3.5)m风扫煤磨电耗高、磨损大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衬板、隔仓板、钢球级配及选粉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磨机产量提高1.10 t/h,出磨煤粉细度降低0.59%,吨熟料电耗下降0.70 kWh/t,达到了改造的预期目标。
2024 Vol. 0 (07): 54- [摘要] ( 3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087 KB)  ( 0 )
       生产设备
55 胶带输送机中的物料自动除铁技术
任东升, 艾 帅, 白飞祥
介绍了胶带输送机物料自动除铁技术,其能有效地除去物料中的铁块,而且还有监测手段防止物料堆积。提高产能的同时也避免了立磨空转造成的浪费。
2024 Vol. 0 (07): 55- [摘要] ( 2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23 KB)  ( 0 )
57 电石渣皮带输送动力系统设备升级改造
秦陆军, 吴志强, 包 贵, 何胜平
石河子天辰水泥公司DG350×360皮带输送机启动困难,频繁过载,经过分析,认为该输送机在低温状态下动力不足。我们将电机和减速机重新选型适配,成功解决之前出现的问题。
2024 Vol. 0 (07): 57- [摘要] ( 1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08 KB)  ( 2 )
       智能控制
59 数字化管控平台助力水泥粉磨系统提产降耗实践 Hot!
张曰春, 张旗浩, 王勇强
结合Φ4.2 m×13.5 m水泥半终粉磨系统的生产现状,通过对企业生产数字化管控平台的实际应用,在水泥粉磨系统未做任何大型硬件改造的情况下,达到粉磨系统产量提高11.5 t/h、综合工序电耗降低1.72 kWh/t的效果。
2024 Vol. 0 (07): 59- [摘要] ( 36 ) HTML (1 KB)  下载 PDF (3261 KB)  ( 0 )
62 5 000 t/d熟料生产线余热发电智能排污系统的实现
安 鑫, 蒲 辉, 惠井州, 苏 克, 刘 峰, 马宝山, 赵立业, 高 冉
锅炉排污是将锅内高含盐量、杂质的炉水排出,从而降低高浓度炉水对锅炉的危害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排污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总结经验,对设备选型及控制逻辑、通信方法和DCS界面制作进行着重介绍,为后续智能化设备改造提供指导。
2024 Vol. 0 (07): 62- [摘要] ( 2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969 KB)  ( 0 )
66 智能抓斗在水泥厂联合储库的应用
张日兴, 章文明, 王义鹏, 周俊杰, 高军伟, 张敬超, 何武瑞
通过智能抓斗的3D雷达来扫描联合储库的全景数据,并对水泥联合储库进行分区,细化两台抓斗对四台水泥磨开机和储存物料进行不同的物料抓取,达到精准的物料堆放和盘库功能,实现完全无人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控制,减少中控及现场人员对堆取物料带来的质量问题和人工效率问题。
2024 Vol. 0 (07): 66- [摘要] ( 1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47 KB)  ( 0 )
       分析测试
69 自动水泥组分测定仪测定水泥组分P和S的试验研究
刘 爽, 黄上敏, 徐 乐, 冯 宇, 谢望军, 王湘祁
依据《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标准(GB/T 12960—2019),对手工测量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组分P)和粒化高炉矿渣(组分S)的方法与全自动水泥组分测定仪的检测原理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全自动水泥组分测定仪方便高效、准确可靠,可准确测定水泥的组分P和S,可用于指导水泥配料生产。
2024 Vol. 0 (07): 69- [摘要] ( 2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86 KB)  ( 0 )
       技改交流
72 回转窑小齿轮密封结构的改进
杨振华
Φ4.8 m×72 m 水泥回转窑小齿轮与齿轮罩两侧采用盘根密封结构,漏油严重。在齿轮罩里面增加动、静密封圈,引导油回流到油池,解决了漏油问题
2024 Vol. 0 (07): 72- [摘要] ( 2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43 KB)  ( 0 )
       水泥基材料
73 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肖 鑫, 王永刚, 王壮壮, 樊永亮
石粉含量大是机制砂有别于天然砂的重要特性,混凝土掺入石粉对工作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及耐久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机制砂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但由于受制造技术的限制,机制砂中含有大量的石粉,将严重地降低混凝土的关键性能指标。本项目拟以两种不同细度模数机制砂混合的方式,探讨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变化规律,确定某C35混凝土配合比中石粉的量。试验结果表明:当研究的两种机制砂混合比例为50∶50时,混合机制砂石粉含量15.8%,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均为最佳;通过梯度试验,得到混凝土用机制砂的最优搭配比例及对应的石粉含量,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合理利用资源,制备高质量的机制砂,以及机制砂的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024 Vol. 0 (07): 73- [摘要] ( 5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68 KB)  ( 0 )
77 混凝土毯在农村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师刚领, 王志宇, 王 彬, 陈 鑫, 郭翠芬, 王晓鹏
混凝土毯具有良好的抗折、抗震性能以及施工简单、速度快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水利沟渠、河道护坡、环境改造、市政、道路护坡、工程救灾抢险等领域。本文结合农村水利工程常见的施工难、寿命短等问题与混凝土毯的特点,重点介绍混凝土毯在农村水利工程应用案例,分析了沟渠坡比以及泄压孔对混凝土毯在农田水利工程寿命的影响,并为其在农村水利沟渠建设与施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24 Vol. 0 (07): 77- [摘要] ( 1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94 KB)  ( 0 )
80 高砖渣含量再生细石混凝土的应用研究
斯方海, 雷燕团, 沈林凤
为了提高建筑固废利用率,研究了将高砖渣含量的建筑固废加工成再生细石和再生细骨料配置成中低强度再生细石混凝土,应用于垫层、找平层、填充层、找坡层等Ⅰ-A和Ⅰ-B环境中。通过再生骨料小粒径化、再生细石充分预湿以及研制专用外加剂等手段,解决了高砖渣含量再生细石混凝土流动性损失快、易堵泵等缺点。同时通过融合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设计方法,解决了再生细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问题,并提出了再生细石、再生细骨料的质量控制指标以及最大体积取代率。最终成功配置出工作性能良好、强度符合要求的C15、C20、C25等强度等级的再生细石混凝土。为高砖渣含量建筑固废找出一条批量资源化高附加值的利用途径。
2024 Vol. 0 (07): 80- [摘要] ( 1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55 KB)  ( 0 )
84 基于深度学习的桥梁表观病害目标检测研究
程棋锋, 周克民, 林 晨, 张爱乐
为解决无人机系统应用于桥梁巡检碰到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和拟采用的目标检测算法YOLOv8的原理和损失函数构造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并研究改进YOLOv8的桥梁表观病害识别方法,然后通过模型对比,最后将改进的YOLOv8的桥梁表观病害目标检测方法应用于桥梁典型病害分析、融入人工标注数据研究、仿射变换数据开展图像增强研究,得出改进后的YOLOv8实现了对桥梁表观缺陷小目标的精确检测,从检测的识别率和准确率都较相关的SSD、YOLO这类单阶段检测算法具有较大提升,有效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为桥梁检修和维护提供了便利和支持。
2024 Vol. 0 (07): 84- [摘要] ( 19 ) HTML (1 KB)  下载 PDF (2075 KB)  ( 0 )
89 高速铁路跨既有铁路桥梁基坑防护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宋娅婷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铁路线之间或铁路与公路之间交叉跨越或邻近施工的现状。因此如何确保既有线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跨越或邻近桥梁施工成了一项关键技术,而跨越既有线桥梁基坑防护施工至关重要。本文结合集大原铁路项目冯村跨韩原铁路特大桥跨营业线韩原铁路框架墩基坑防护施工工程实例,对高速铁路跨既有铁路桥梁基坑阶防护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高速铁路建设中类似跨越既有线桥梁基坑防护施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024 Vol. 0 (07): 89- [摘要] ( 1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61 KB)  ( 0 )
       科技论文撰写指南
90 如何撰写科技论文
2024 Vol. 0 (07): 90- [摘要] ( 50 ) HTML (1 KB)  下载 PDF (623 KB)  ( 1 )
合作企业
版权所有 © 2015 《水泥》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690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6011385号-5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