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期刊信息

月刊,1974年创刊
主管机关: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
     究所
主  任:王新频
主  编:胡如进
副  主  编:王新频,张 迪
编辑出版:《水泥》编辑部
地  址:北京朝阳区管庄
编辑部电话:(010)65767042
           51164621
广告部电话:(010)65765526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登字
        20170026号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  购 处: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325
刊  号:ISSN 1002-9877
     CN 11-1899/TQ

2025年 0卷 03期
刊出日期:2025-03-10

试验研究
分析测试
生产技术
生产设备
收尘环保
电气控制
协同处置
技改交流
当月整期下载
双碳专题
水泥基材料
职称评审必备要件
混凝土应用
 
       当月整期下载
0 2025年3期整版电子书
2025 Vol. 0 (03): 0- [摘要] ( 32 ) HTML (1 KB)  下载 PDF (68744 KB)  ( 1 )
       试验研究
1 不连续加热对水泥熟料性能的影响 Hot!
王泽琳, 边茹茹, 王 艳, 王亚丽, 崔素萍
近年来利用太阳能光热发电实现能源脱碳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以太阳能煅烧水泥熟料的研究也已开展,但是水泥熟料的煅烧需要连续加热,而太阳能受天气影响较大,偶有云遮等情况会造成加热中断。为了明确太阳能中断供给对水泥熟料性能及烧成过程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实验室高温马弗炉进行不连续加热,模拟短时间云遮等太阳能供给不足对煅烧水泥熟料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时间中断加热烧成的熟料比未中断获得的熟料性能更加优异,尤其是中断温度在固相反应阶段时效果最为明显,熟料XRD定量分析证明中断后再烧成促进了C3S的生长和发育,C3S含量最高提升25.13%,晶粒形态和分布得到改善,水化产物增加,水泥28 d强度最高提升了16.1%。
2025 Vol. 0 (03): 1- [摘要] ( 47 ) HTML (1 KB)  下载 PDF (5534 KB)  ( 0 )
9 钒钛渣对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
赵 迪, 刘旭月, 高伟强, 刘 乔, 刘明昊
我国钒钛渣排放量大,堆存量高,大规模资源化利用需求迫切。本文对钒钛渣进行机械力活化处理,系统分析了钒钛渣细度(300~500 m2/kg)及掺量(30%~50%)对硅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微观分析探究了钒钛渣对水泥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为钒钛渣硅酸盐水泥的设计制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钒钛渣对硅酸盐水泥流动度、需水量和安定性无不良影响,但掺量增加会延长水泥的凝结时间;水泥的力学性能随钒钛渣掺量增加而下降,通过增加钒钛渣细度可以提升水泥力学性能,控制钒钛渣掺量为30%~40%、比表面积为450~500 m2/kg时可获得力学性能较优的水泥,其28 d抗压强度可达44.2~46.3 MPa;增加钒钛渣细度可提高钒钛渣火山灰活性并增强水化产物的异相成核效应,导致水泥水化程度提高、基体毛细孔体积降低,从而提升水泥力学性能。
2025 Vol. 0 (03): 9- [摘要] ( 2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93 KB)  ( 0 )
14 低成本多元复合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的试验研究
杜 静, 张洋勇, 曾雪玲, 魏雪琦, 古安林
应用颗粒级配理论对提高水泥石的致密性、早期强度发育和长期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同时开发低成本体系对油气低成本开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分形级配理论为指导,开发了以五种胶凝材料为基材的1.50 g/cm3复合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并与常规空心玻璃微珠低密度水泥浆体系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多元复合体系水泥石在60 ℃养护1 d、7 d和28 d的抗压强度比常规体系提高了47.74%、19.18%和9.32%,其渗透率降低了19.44%、23.42%和24.91%;90 ℃时1 d、7 d和28 d抗压强度提高了0.9%、53.58%和104.23%,渗透率降低了23.23%、20.08%和37.17%。同时,该体系浆体的早期瞬时放热速率较大且明显加快,浆体水化诱导期缩短,加速反应放热峰提前,早期累积水化放热量明显提高。在保证优良工程性能前提下,该体系成本比常规体系显著降低,且浆体造浆率大,可进一步降低固井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25 Vol. 0 (03): 14- [摘要] ( 17 ) HTML (1 KB)  下载 PDF (2813 KB)  ( 0 )
20 粒度级配对矿渣粉基胶凝材料活性的影响研究 Hot!
刘芳各, 李恺昕, 李双喜
胶凝材料的细度、颗粒形貌和颗粒分布是影响胶凝材料各项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不同比表面积的矿渣粉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光粒度分析法对胶凝材料活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比表面积的矿渣粉按适当比例掺配,可有效提高水泥矿渣粉胶砂的力学性能,优化矿渣粉活性。矿渣粉与基准水泥最优的复合比例为SL1(300 kg/m2)∶SL2(460 kg/m2)∶SL3(570 kg/m2)∶S=1∶3∶1∶5。
2025 Vol. 0 (03): 20- [摘要] ( 2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49 KB)  ( 0 )
       双碳专题
24 基于DOE技术的水泥环境影响与性能综合评价研究
陈舒仪, 晏任斯, 朱 磊, 苏 强, 刘卓霖, 郭晓潞
在“双碳”背景下,水泥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减排压力,而水泥的环境影响和性能通常呈正相关关系。为了探究低环境影响高性能的水泥制备方法,运用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水泥生产全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量化,并基于环境评价结果,引入DOE技术分析了熟料煅烧阶段不同工艺参数组合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熟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石配比和煅烧温度显著影响煅烧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石灰石配比、生料细度和回转窑转速显著影响熟料抗压强度。此外,利用响应优化,得出了以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小化,28 d抗压强度最大化为目标时,最佳因子水平组合为石灰石配比取70%,生料筛余取12%,煅烧温度取1 300 ℃,回转窑转速取6 r/min,此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为817.18 kg/t,28 d抗压强度为50.40 MPa。研究结果可为水泥环境影响和性能的综合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2025 Vol. 0 (03): 24- [摘要] ( 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77 KB)  ( 0 )
       协同处置
31 碎布作为替代燃料在水泥窑中的应用实践
周丹红
替代燃料的添加使用是水泥企业降本增效的最佳方法之一,企业要充分重视添加方案的选择和设备的选型,确保物料下料的通畅和入炉的完全燃烧,这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本文介绍了使用碎布作为替代燃料的方案,通过实践和优化,窑尾煤粉喂入量减少7~8 t/h,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2025 Vol. 0 (03): 31- [摘要] ( 17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43 KB)  ( 0 )
34 水泥窑协同处置高铬固危废实践探究
韦一文, 巨星艳
分析通用熟料和低碱熟料水溶性六价铬的含量及差异,结果表明低碱熟料生产期间是协同处置高铬固危废(Cr≥1 000 ppm)的最佳时期,当固危废掺比为1%时,总铬掺入量可达930 ppm。通过将铁质校正材料由有色金属灰渣换为铁矿石,使通用熟料水溶性六价铬降低了1.4 mg/kg,提升了通用熟料生产期间固危废总铬掺入量,当固危废掺比为1%时,总铬掺入量可达300 ppm。
2025 Vol. 0 (03): 34- [摘要] ( 1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73 KB)  ( 0 )
       生产技术
36 通用水泥生产线新增生产特种水泥的实践 Hot!
李贺冲, 代申学, 胡彦波, 曹 勤, 刘帅明, 朱 璟, 曾江波, 肖凤林
利用安福南方老矿山劣化资源和适度规模的生产装备,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将通用水泥过剩产能转化为生产特种水泥,满足不断增长的特种水泥市场需求,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5 Vol. 0 (03): 36- [摘要] ( 3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84 KB)  ( 0 )
39 4 500 t/d生产线预热器系统改造 Hot!
亢际良, 石江伟, 赵国钢, 韩永鹏, 高 阳
通过C2、C3下料管和撒料箱的技改,延长物料换热时间和提高物料分散效果,进而提升换热效率。通过对C4下料管的改造,解决了分解炉内轻微塌料和系统内漏风的问题。降阻改造降低了C1出口负压并解决了高温风机安全运行的问题。
2025 Vol. 0 (03): 39- [摘要] ( 24 ) HTML (1 KB)  下载 PDF (2030 KB)  ( 0 )
42 氟离子含量对熟料质量的影响及氟离子的合理控制
王军龙, 王 涛, 李 婷, 陈 蔷, 韩 伟, 杨 洋
本文通过对不同氟化钙污泥掺量下熟料的氟离子及各项质量指标进行测试,对氟离子含量对熟料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加氟化钙污泥以后,熟料升重提高,游离氧化钙含量降低,C3S含量提升;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下降,净浆初始流动度保持不变,经时流动度提高;熟料强度提高,凝结时间延长;熟料中重金属、可浸出重金属符合相关限值要求。熟料中氟离子的适宜含量为0.31%~0.40%
2025 Vol. 0 (03): 42- [摘要] ( 1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96 KB)  ( 0 )
       生产设备
46 某燃机余热锅炉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
周 洋, 伏 文, 李 良, 张莹莹, 张 喆
针对近年来锅炉过热器频繁爆管事故,对某台余热锅炉过热器爆口进行了宏观形貌观察、垢量测定、金相组织分析、拉伸性能试验、光谱检测、硬度检验、垢样物相和成分分析,并对爆口垢样进行了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过热器管因大量积盐导致的垢下腐蚀,引发过热器管腐蚀穿孔,从而造成爆管。建议加强汽包检修的重点检查,更换过热器腐蚀结垢异常管段,落实水汽查定工作,运行时做好水汽品质监督和控制。
2025 Vol. 0 (03): 46- [摘要] ( 15 ) HTML (1 KB)  下载 PDF (2472 KB)  ( 0 )
50 与粉煤灰对比进行电石炉净化灰气力输送应用研究
朱志超, 马飞育, 高 硕, 郭洋洋, 张 征, 王旭栋, 董义德
针对电石炉净化灰气力输送难点进行分析,对比净化灰和粗、细粉煤灰物理特性,发现净化灰相比于粗、细粉煤灰,粒径细、密度小,流动性差,容易出现黏附壁面等问题。因此从增强净化灰的流动性角度出发改进设备,提高净化灰输送能力。设计选择仓泵壁面流化改进方案,减少仓泵内原有流化设备对于净化灰的支撑作用,提高净化灰流化程度。在工程实际中运用改进的仓泵以及气力输送逻辑,改进后的设备很好地完成了气力输送任务,未有物料粘连情况发生。研究结果表明:仓泵壁面流化方式的改进对净化灰气力输送具有较好的提升能力,且关于净化灰气力输送系统输送逻辑优化也使得系统流程更加适配净化灰输送特性。
2025 Vol. 0 (03): 50- [摘要] ( 1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68 KB)  ( 0 )
55 筛分给料机在页岩破碎机的应用及优化
叶顺斌
我公司采用单段锤式破碎机进行页岩破碎,页岩在破碎机内积料、堵料严重,因此增设了筛分给料机。在页岩含水量大时,筛分给料机仍然堵塞,并且辊子磨损快。我们结合生料磨的生产情况,对筛分给料机的辊数目和辊间距进行了调整。
2025 Vol. 0 (03): 55- [摘要] ( 1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993 KB)  ( 0 )
       收尘环保
56 窑尾收尘系统超低排放及超低能耗改造优化途径
冯长林, 陈 军
河北某公司水泥生产线二线窑尾收尘系统使用的戈尔公司第4代高耐用低阻力除尘滤袋已超9年,使用年限已远超产品质保期限,参照水泥行业排放标准和能耗标准的最新要求,对窑尾收尘系统进行超低排放和超低能耗改造。经多方面对比,采用将原有滤袋更换为我公司最新一代具有超低排放和超低能耗功能的滤袋,经实践验证,达到了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2025 Vol. 0 (03): 56- [摘要] ( 1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876 KB)  ( 0 )
       分析测试
59 实验室在CNAS体系运行中常见不符合及注意点总结
刘 珊, 杨莉荣, 陈 杉, 高诗莹, 吴安冉
从本实验室历次CNAS 现场评审中不符合项整改的工作经验出发,从CNAS标准、检测标准及实验室体系文件要求三个方面出现的常见不符合项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期为水泥实验室在CNAS体系运行中提供一些参考。
2025 Vol. 0 (03): 59- [摘要] ( 1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22 KB)  ( 0 )
       电气控制
61 水泥窑余热发电净供电提升探究
蔡 栋
统筹优化余热发电系统启动程序,改造冷却循环水泵配置,AQC锅炉入口加装分风板,系统密封改造,中控尝试调整等,在不影响熟料正常生产,不改变原有工艺的情况下,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运行稳定,通过改变固定思维对篦冷机建立新的取风平衡,使吨熟料发电量逐渐由28.91 kWh提升到31.52 kWh,吨熟料净供电达到29.61 kWh。
2025 Vol. 0 (03): 61- [摘要] ( 1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51 KB)  ( 0 )
64 水泥余热发电直流油泵联锁装置的应用
贾建华
本文探讨了水泥企业余热发电汽轮机发电机组中直流油泵的联锁问题。在厂用电中断时,直流事故油泵是汽轮机和发电机轴瓦润滑的最后防线。本文提出了转速低联启直流油泵联锁机制,以在汽轮机转速下降至2 500 r/min以下时自动联启直流油泵。此外,还改进了直流事故油泵的信号COM电源接入方式,将其从厂用电改为UPS电源,以确保在厂用电失电时,联锁条件能够顺利触发。这些改进措施提高了余热发电系统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有效防止了烧瓦事故,保障了余热发电汽轮机组的生产安全。
2025 Vol. 0 (03): 64- [摘要] ( 1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63 KB)  ( 0 )
       技改交流
65 生料立磨下料器减速机故障分析和改造
高 雷
某公司ATOX50生料立磨回转下料器减速机运行中故障停机,减速机蜗杆3套轴承损坏,非定位端轴承座定位块碎裂,仅剩五分之一。对结构和损坏情况分析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加工、安装减速机齿轮轴定位结构以代替原轴承座,检修后运行良好。
2025 Vol. 0 (03): 65- [摘要] ( 2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09 KB)  ( 0 )
67 水轮机在水泥厂冷却塔中的应用
林 希
水泥厂冷却塔顶部风机一般采用电动机进行传动。随着国内小型水轮机制造技术的不断精进,已能制造出低水头、小流量、阻力小且效率高的小型水轮机,这使得通过水轮机替代电动机来驱动冷却塔风机成为可能。本文以国内某水泥厂实际改造工程为例,分析了冷却塔应用水轮机节能改造过程和效果。通过技术改造,该厂将两台冷却塔风机的电动机传动改为水轮机传动,实际运行效果良好,不仅满足了工厂的使用需求,而且节约了电能。
2025 Vol. 0 (03): 67- [摘要] ( 1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52 KB)  ( 0 )
       水泥基材料
69 纳米硅水泥土损伤模型探讨
周仲景
通过纳米硅水泥土在加卸载循环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研究,建立了不同纳米硅掺合比、不同水泥掺量下的损伤演化方程,进而推导出其损伤本构关系。其为分段函数:线弹性部分、弹塑性部分,弹塑性部分主要为二次曲线形式。最后,验证了损伤模型的理论曲线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应力-应变曲线相当吻合。
2025 Vol. 0 (03): 69- [摘要] ( 17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72 KB)  ( 0 )
72 再生微粉对全再生砌块性能的影响研究
虞晓婧, 王海波, 王建刚, 崔 宁, 宋雪洋, 张 陆
本文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过程中收集的再生微粉用于全再生砌块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将再生微粉与砖瓦类再生骨料、废混类再生骨料复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随再生微粉掺量增加和水泥用量的同比减少,不同胶凝材料用量、不同龄期的再生砌块抗压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2)强度等级越高,再生微粉的劣化作用越明显,但再生微粉掺量占再生骨料用量的2%时,砌块强度损失较小,约0.59%~6.85%。即控制再生砌块强度等级条件下,可适当掺加部分再生微粉,以减少水泥用量。(3)湿热养护可显著提升砌块强度上升速率,湿热养护7 d强度可达标准养护28 d强度的98.55%。与标准养护相比,湿热养护促进胶凝材料充分水化,砌块28 d强度平均提升9.59%。
2025 Vol. 0 (03): 72- [摘要] ( 15 ) HTML (1 KB)  下载 PDF (2147 KB)  ( 0 )
79 氨碱白泥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王 鑫, 张 彪, 廖述聪, 吴小缓, 张体良
氨碱白泥,作为氨碱法生产纯碱产生的副产物,其pH值一般为10~12,化学组成以CaCO3、Ca(OH)2、CaCl2、Mg(OH)2、CaSO4等为主,其颗粒细小,孔隙丰富,具有溶胶性质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这些特性赋予了氨碱白泥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本文对近年来氨碱白泥的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在农业领域,氨碱白泥可用于制备钙镁肥料,促进作物生长,并改良酸性土壤;在化工领域,氨碱白泥可用于制备脱硫剂和吸附剂,高效治理工业废气与废水;在建筑材料与固化材料领域,氨碱白泥可用于制备水泥、砖、免烧胶凝材料、内养护剂等产品,助力资源循环利用,促进行业绿色发展。
2025 Vol. 0 (03): 79- [摘要] ( 1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61 KB)  ( 0 )
       混凝土应用
83 基于道路桥梁混凝土现场施工的检测技术
李 艺
道路桥梁作为连接各地的关键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顺畅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聚焦于道路桥梁混凝土现场施工,深入剖析检测技术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精准的检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参数,有效预防安全隐患,提升工程经济效益,规范施工流程并优化施工工艺。同时,着重强调混凝土配合比相关技术方法,例如通过调节水泥、水灰比等关键因素,满足不同施工场景下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工程标准。此外,以加强检测技术在道路桥梁混凝土现场施工中的应用为切入点,从提升检测技术准确性、制定详细检测计划、建立检测数据库以及积极开展培训工作等方面入手,阐述如何全方位保障道路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助力道路桥梁建设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5 Vol. 0 (03): 83- [摘要] ( 1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60 KB)  ( 0 )
86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徐鹤羽
为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建筑裂缝,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本文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详细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阐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包括原材料配比设计、钢筋与模板安装、分层浇筑与养护等关键环节,并探讨了相关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裂强度为25 MPa,高于设计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技术参考。
2025 Vol. 0 (03): 86- [摘要] ( 1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03 KB)  ( 0 )
89 基于非金属材料水泥与混凝土的检测技术
韩 梅
在建筑工程领域,水泥与混凝土作为不可或缺的非金属材料,其质量检测至关重要。本研究聚焦于水泥与混凝土的检测技术,针对非金属材料水泥,深入剖析了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的检测要点;针对混凝土,详细探讨了无损检测与破坏性检测等主流技术。通过对2种材料检测技术的深入研究,旨在提升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为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2025 Vol. 0 (03): 89- [摘要] ( 1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10 KB)  ( 0 )
92 基于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影响分析
王新飞, 徐 宏, 张宏春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工程施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显著提升。然而,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与控制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威胁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钢筋保护层厚度对混凝土结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厚度不当会削弱结构的耐久性、降低承载能力,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因此,本文深入剖析钢筋保护层厚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具体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全面、有效的控制措施,旨在充分发挥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混凝土结构中的积极作用,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完全符合相关标准,为建筑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2025 Vol. 0 (03): 92- [摘要] ( 1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43 KB)  ( 0 )
95 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施工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梁亚飞, 白治强
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建筑结构的屋面板、槽形板以及预制圆孔板等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构件生产和安装环节存在缺陷,致使质量和安全性存在不足。新型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运而生,改进了传统技术,在当前建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某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墙体施工技术在该小区建筑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其支撑体系搭设、各部件设置及组装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揭示该技术在提升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显著成效。研究表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推动其在住宅建筑领域更广泛应用,需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标准化建设、提升施工人员技能素质,同时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扶持力度。本文研究成果为其他住宅建筑项目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借鉴,助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 Vol. 0 (03): 95- [摘要] ( 1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61 KB)  ( 0 )
98 高性能混凝土在车站站台雨棚中的应用
张 宇
为提升站台雨棚的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优化施工成本,本文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及其在站台雨棚工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施工前准备、精确的施工流程控制以及对工程案例的分析,探讨了高性能混凝土在确保站台雨棚结构稳定性、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方面的显著效果。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车站站台雨棚施工全过程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提高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降低施工成本。
2025 Vol. 0 (03): 98- [摘要] ( 1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33 KB)  ( 0 )
101 基于高速公路特殊路基路段气泡轻质土的施工技术
张 冬
在环保理念推动绿色节能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新型环保材料气泡轻质土凭借轻质性、整体性和稳定的减震抗压性能,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高速公路建设对路基性能要求严苛,传统施工材料和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存在局限,气泡轻质土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则潜力巨大。南充至成都高速公路扩容工程 LJ8 标段存在软弱地基,传统施工方法难以满足工程质量与稳定性要求。该项目引入气泡轻质土施工技术,通过合理调整发泡倍率,有效提升路基耐久性和抗压性。本文深入分析其应用效果,验证了该技术在节约材料成本、简化施工过程、减少运输成本和提高道路寿命等方面的优势。
2025 Vol. 0 (03): 101- [摘要] ( 1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31 KB)  ( 0 )
104 粗集料质量对混凝土减水剂适应性影响及施工调整研究
安 宇
针对近年来砂石资源紧缺,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的混凝土控制难度加大的问题,研究了不同含泥量、吸水率的粗集料对混凝土出机坍落度、坍落度经时损失的影响,给出了针对不同质量粗集料的混凝土减水剂调整方案,通过调整减水剂不同组分和掺量,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经时损失大的难题,同时给出了在原料质量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两种减水剂进行搭配使用,以及粗集料从进场区分存储、均化处理到使用全过程的控制措施,目的确保现场顺利施工及混凝土实体质量稳定可控,避免因为坍落度经时损失大造成的现场二次加水导致的混凝土质量隐患。
2025 Vol. 0 (03): 104- [摘要] ( 1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870 KB)  ( 0 )
       职称评审必备要件
999 2025年3期文章 职称评审要件
2025 Vol. 0 (03): 999- [摘要] ( 31 ) HTML (1 KB)  下载 PDF (7048 KB)  ( 7 )
合作企业
版权所有 © 2015 《水泥》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690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6011385号-5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