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期刊信息

月刊,1974年创刊
主管机关: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
     究所
主  任:王新频
主  编:胡如进
副  主  编:王新频,张 迪
编辑出版:《水泥》编辑部
地  址:北京朝阳区管庄
编辑部电话:(010)65767042
           51164621
广告部电话:(010)65765526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登字
        20170026号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  购 处: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325
刊  号:ISSN 1002-9877
     CN 11-1899/TQ

2024年 0卷 11期
刊出日期:2024-11-10

试验研究
生产技术
生产设备
收尘环保
智能控制
电气控制
协同处置
技改交流
当月整期下载
科技论文撰写指南
水泥基材料
职称评审必备要件
 
       当月整期下载
0 2024年11月整版电子书
水泥
2024 Vol. 0 (11): 0- [摘要] ( 111 ) HTML (1 KB)  下载 PDF (37462 KB)  ( 8 )
       试验研究
1 大掺量磷石膏对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Hot!
陈永波, 马 明
为提高磷石膏的利用率,文章探究了磷石膏作为蒸压加气混凝土原料的可行性。研究了不同掺量磷石膏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发泡性能、抗压强度、孔结构和水化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磷石膏的加入细化了样品的孔隙结构,显著提升了样品的抗压强度。并且托勃莫来石的形态随磷石膏增加而发生了显著变化,其显微形貌由窄的草状结构转变为树叶状结构。当磷石膏的掺量为54%时,成功制备出28 d抗压强度和干密度分别为4.9 MPa和622 kg/m3的样品,其干密度和强度达到国家标准(GB/T11968—2020)B06、A 3.5级别干密度和抗压强度性能要求。
2024 Vol. 0 (11): 1- [摘要] ( 66 ) HTML (1 KB)  下载 PDF (2743 KB)  ( 0 )
8 纳米纤维素改性的再生混凝土骨料-基体界面微结构表征
邓方茜, 唐 可, 曹 聪, 王泽峰
将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作为骨料形成的再生混凝土,是一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然而,再生骨料表面相较于天然骨料存在更多裂纹和缺陷,因此再生骨料界面过渡区是再生混凝土的薄弱环节。为改性再生骨料界面,提出在基体中掺入纳米纤维素的方法,采用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微观测试技术,探究纳米纤维素掺量对再生骨料界面微结构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老界面过渡区结构松散、存在较多孔洞,而掺入适量纳米纤维素后新界面处水泥水化程度、微观结构的致密性以及元素含量分布均匀性都得到改善。适量的纳米纤维素在养护阶段对水分子在水泥颗粒之间均匀分布及充分反应发挥积极作用,且纳米纤维素能与水泥水化产物形成较为致密的网状结构,增强各物相之间的紧密性。
2024 Vol. 0 (11): 8- [摘要] ( 67 ) HTML (1 KB)  下载 PDF (7503 KB)  ( 0 )
       协同处置
14 水泥窑协同处置有机污染土壤对熟料生产的影响
胡传亮
本文主要以某冶炼厂地块有机污染土壤项目为例,该地块土壤经检验不属于危险性废物,采用一条4 800 t/d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研究有机污染土壤处置过程。研究表明,该线水泥窑协同处置量在250 t/d时,可将污染土内有机物达到100%的去除效果,同时能很好地固化重金属且不影响窑况,烟气排放符合标准,随着处置量的增加,对熟料早期强度无影响,对后期强度有一定的降低,对其他指标无明显影响。
2024 Vol. 0 (11): 14- [摘要] ( 5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96 KB)  ( 0 )
17 协同处置水泥窑系统的能耗核算兼谈生活垃圾焚烧炉的选择 Hot!
周晓东, 耿力奇, 杨金彪, 李丽芬, 郝利炜
本文依据两种固废处置系统的四种组合运行工况对带有固废协同处置的水泥熟料烧成系统进行了能耗核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大类垃圾焚烧炉(在线型和离线型焚烧炉)的优缺点,可为水泥厂协同处置的能耗核算以及新建协同处置项目提供参考和建议。
2024 Vol. 0 (11): 17- [摘要] ( 7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06 KB)  ( 0 )
       收尘环保
20 水泥湿法脱硫工艺脱硫塔系统的温度保护
王道斌, 郑丽君, 罗 振, 王爱琴
简述了水泥湿法脱硫工艺脱硫塔内高温带来的危害,介绍了几种塔内构件的耐温范围,探讨了有效控制脱硫塔系统异常升温的各种措施,确保脱硫系统与熟料线的同步性。
2024 Vol. 0 (11): 20- [摘要] ( 5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66 KB)  ( 0 )
22 SCR项目工艺技术应用方案决策调研思考 Hot!
胡云松, 熊教育, 贺中武, 谭松涛, 王红兵
本文对比分析了现有脱硝技术及SCR工艺方案,并结合现场考察调研分析,重点对高温高尘SCR工艺方案进行介绍。
2024 Vol. 0 (11): 22- [摘要] ( 8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985 KB)  ( 0 )
       生产技术
25 高硅率中热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生产实践
涂顺祖, 曹 勤, 彭小平, 邓 荪, 岳 勇, 胡国林, 邵维红, 朱 璟, 黄乔阳
安福南方石灰石矿山资源质量变差,石灰石中CaO含量整体下降,SiO2含量整体上升。企业采用矿山高硅低钙石灰石,加强原燃材料优选、生料配料创新和改进煅烧中控操作,研发生产了率值为KH=0.87±0.02、n=3.50±0.10、P=1.00±0.10的高硅率中热熟料(一般企业中热熟料n=2.20~2.80),满足了南昌赣抚尾闾工程拦河道闸大体积混凝土对中热水泥的需求,探索出一条可大量使用矿山高硅低钙石灰石生产熟料的新路。
2024 Vol. 0 (11): 25- [摘要] ( 9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43 KB)  ( 0 )
28 高海拔地区通过生料配料优化等措施降低熟料标准煤耗的经验
段碧军, 朱红丽, 刘 军, 石玉强
云南省作为高海拔地区,熟料标准煤耗普遍较高,在煤价高企及能耗双控的大背景下,水泥企业都在想方设法降煤耗。其中,观念的转变是前提,配料方案的变更、原材料的使用、不断的实践及锲而不舍的精神、管理的提升为主要手段。同时,企业高层如何平衡能耗与质量的关系,能耗与成本的关系,对达到综合生产成本最优也十分重要。本文通过笔者的实践经验,对熟料降低煤耗的工作进行分享和分析,供同行参考。
2024 Vol. 0 (11): 28- [摘要] ( 6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66 KB)  ( 0 )
31 工业硅灰在水泥生产配料中的应用试验
方仁玉, 龚喜梅
利用新疆丰富的工业硅灰资源开展水泥生产应用试验。利用硅灰替代石英石生产水泥熟料,可以改善生料的易磨性和易烧性,提高生料磨台时产量,节约吨熟料煤耗,提高熟料的28 d抗压强度1~3 MPa。外掺硅灰生产商混专用水泥,解决了商混公司现场掺加硅灰质量波动大、性能不稳的难题,提高了水泥的粉磨效率,降低水泥粉磨电耗4 kWh/t,水泥28 d抗压强度提高3~5 MPa,可以降低熟料掺量,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从27.8%降到26.4%,混凝土工作性能大幅改善,同时降低了水泥生产成本。解决了硅基生产企业占用土地资源与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4 Vol. 0 (11): 31- [摘要] ( 7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67 KB)  ( 0 )
35 高硫高钙粉煤灰在水泥生产上的应用
郭艳秋, 汪勇刚, 吴鹏飞, 樊晓培
高硫高钙粉煤灰具有潜在的酸化作用,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不利影响,破坏土壤的酸碱平衡,作为一种有害工业固体废物,通过深坑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我公司通过试验了解此种高硫高钙粉煤灰的性质和潜在的风险,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进行研究论证,将高硫高钙粉煤灰变废为宝,成功地用作水泥生料原料和水泥混合材。
2024 Vol. 0 (11): 35- [摘要] ( 57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74 KB)  ( 0 )
38 磷石膏与天然石膏作缓凝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王 燕, 赵勇康
为探讨天然石膏和磷石膏作缓凝剂水泥理化性能和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差异,本文在大磨生产上开展了不同掺量天然石膏和磷石膏作水泥缓凝材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磷石膏对水泥凝结时间有延长作用,对水泥强度无不良影响,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无明显规律。
2024 Vol. 0 (11): 38- [摘要] ( 5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70 KB)  ( 0 )
41 回转窑窑口筒体烧蚀解决方案
胡励农
介绍了一种回转窑窑头分片式挡砖圈,结构合理,可提高挡砖圈使用寿命,损坏时只需要更换损坏部位,无须整体更换,更换维修简单,时间短,成本低。
2024 Vol. 0 (11): 41- [摘要] ( 60 ) HTML (1 KB)  下载 PDF (2341 KB)  ( 0 )
42 石灰石质量变化对熟料质量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谢振中, 王 焕, 张红荣, 杜晶晶
由于进厂石灰石矿点发生变化,导致物料易磨性、易烧性变差,生料磨台时产量降低且周期性波动,熟料硫碱比偏低,生产熟料频繁出现致密黄心料和游离钙不合格情况,严重影响熟料质量。经过研究调整石灰石搭配比例和堆料方式,改善石灰石预均化效果,稳定生料磨台时产量和生料质量;生料配料增加工业废渣磷石膏调整熟料硫碱比,改善物料易烧性和易磨性,减少黄心熟料,游离钙合格率由77.37%提高到87.99%,熟料3 d抗压强度由30.1 MPa提高到31.9 MPa。
2024 Vol. 0 (11): 42- [摘要] ( 9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72 KB)  ( 0 )
45 外循环水泥立磨终粉磨技术与工业应用 Hot!
曹昌胜, 张志红, 钟 根, 曹酒毓, 赵 俊, 腾 飞
水泥粉磨制备工艺的节能降耗是实现水泥工业碳减排、过程降碳的主要途径之一。由粉磨效率更高、能耗更低的立磨或辊压机和球磨机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或单独立磨终粉磨系统逐渐成为主流设备。本文介绍一种基于料床粉磨机理的KVM-C型外循环水泥立磨终粉磨技术及工业应用情况,该技术具有电耗低、水泥性能优良等特点,可作为一种实现水泥粉磨制备节能降耗和水泥工业碳减排的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2024 Vol. 0 (11): 45- [摘要] ( 114 ) HTML (1 KB)  下载 PDF (5903 KB)  ( 1 )
51 PDCA循环控制法在水泥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张 涛, 高小田, 廖志江
本文探讨了PDCA循环控制法在水泥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并对水泥产品质量管理水平进行分析。PDCA循环作为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的循环实施,有效提升了水泥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同时以企业自身改善进厂煤炭品质为例,利用PDCA循环法对煤炭质量稳定性进行了改进。佐证了PDCA循环的持续应用可使水泥企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通过系统性地识别问题、实施改进和固化经验,企业可以在动态环境中适应变化,满足市场需求,并最终提升整体竞争力。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解决生产中的问题,还能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长期完善,为水泥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 Vol. 0 (11): 51- [摘要] ( 5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75 KB)  ( 0 )
       生产设备
56 LM48.4生料立磨磨辊摇臂座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陈佳祥, 万 亮, 高先梨, 占文斌, 王盛凯, 邓 威
某水泥生产线生料立磨磨辊摇臂座固定端和自由端滚动轴承在生产中出现频繁损坏现象,对所有磨辊轴承座拆开检查分析,认为滚动轴承的损坏主要与其润滑状态和承受载荷情况有直接关系。根据生产情况,给出了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
2024 Vol. 0 (11): 56- [摘要] ( 67 ) HTML (1 KB)  下载 PDF (3294 KB)  ( 0 )
58 石灰石粒径变化对生料磨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朱应新, 咸士刚, 刘传路, 刘东灿, 颜景贞, 汪会坤
在稳定石灰石成分的前提下,我公司使用骨料生产后的筛余料作为主要原料进行生料制备,磨机台时产量呈现下降趋势,导致生料工序电耗上升,成本增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判定为入磨溜子现状已不适应现有的物料输送,不能将物料准确输送至磨盘中央,从而影响磨机研磨效率。通过借鉴行业同类型磨机及参考公司磨机以往运行数据,对入磨溜子实施优化改造,消除了因物料颗粒级配发生变化影响磨机研磨效率的根源。
2024 Vol. 0 (11): 58- [摘要] ( 7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75 KB)  ( 0 )
59 水泥回转窑振动产生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佘祥忠, 谢 飞, 刘西诚, 樊 华, 李自胜, 鲍丽婷, 吴江泉
引起水泥回转窑振动的原因有很多,我们通过多例现场处理回转窑振动的经验,发现引起回转窑振动主要原因有大小齿轮顶齿,托轮、轮带失圆,筒体结圈,窑速改变等。本文重点对造成水泥回转窑振动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024 Vol. 0 (11): 59- [摘要] ( 6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77 KB)  ( 0 )
       电气控制
61 汽轮发电机跳闸事故分析及处理
蔡 栋
我公司一条4 800 t/d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的9 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经过多年使用出现汽轮机发电机跳停故障,经排查发现,是高调门位移传感器螺栓脱落导致,经现场技改和岗位工培训,解决了问题,并制定了新的岗位规范,以杜绝此类事故。
2024 Vol. 0 (11): 61- [摘要] ( 7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68 KB)  ( 0 )
       智能控制
63 基于数字孪生的堆场数智化系统
张 锋, 史 鑫, 李永航, 郝晓辰
针对预均化堆场智能化改造存在的操作和运维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堆场数智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采用激光雷达三维扫描技术、点云处理技术和自动化堆取料模型,该系统构建了一个包括物理实体层、孪生模型层、数据层和功能应用层的多层系统架构。该系统成功实现了堆场的无人值守、智能化巡检、设备在线检测、故障预警以及全自动取料,显著提高了操作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运维成本。本研究不仅为堆场数智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其他领域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2024 Vol. 0 (11): 63- [摘要] ( 11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08 KB)  ( 0 )
66 基于LSTM-AMSgrad的立磨压差预测研究
龙 磊
本文提出一种LSTM-AMSgrad方法建立立式辊磨机(立磨)压差数据驱动模型。首先,对影响立磨压差预测的相关参数数据进行Min-Max归一化处理,为模型预测提供数据支撑,然后基于LSTM搭建预测模型,并采用AMSgrad优化算法对其进行迭代训练,得到最优的LSTM-AMSgrad压差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拟合度为0.65,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29.19 Pa,可有效指导立磨优化控制系统。
2024 Vol. 0 (11): 66- [摘要] ( 7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43 KB)  ( 0 )
       技改交流
69 ATOX50辊式磨溜槽疏堵技术改造
田海洋, 王 超, 胡庆银
针对进厂物料水分偏高、配料使用黏性较大物料或雨季来临时,频繁出现的入磨溜槽物料黏结堵塞、堵料,甚至造成止料停机事故,设计制作一种入磨溜槽自动疏堵装置,该装置使用效果好,技改周期短,成本低,彻底解决了溜槽堵料引起的停磨问题。
2024 Vol. 0 (11): 69- [摘要] ( 5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57 KB)  ( 0 )
71 石粉生产回粉链式输送机跑偏的原因分析与改进
张全雷, 高 延, 孟 路
我公司下属某企业生产电厂用脱硫石粉的链式输送机,投入使用后,长时间存在链条跑偏、壳体磨损严重的问题。经过分析研究,通过改进其下导轨和链节结构,将问题彻底解决。
2024 Vol. 0 (11): 71- [摘要] ( 4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33 KB)  ( 0 )
73 稳流仓撒料盘改造实践
张 宏, 刘福红, 徐生双, 陈彦军
辊压机粉磨系统存在物料混合不均匀、振动较大、辊缝超限频繁报警等现象,造成撒料盘磨损、稳流仓布料不均匀、物料跑粗等问题。本文对撒料盘结构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撒料盘改造后辊压机运行平稳,效果较好。
2024 Vol. 0 (11): 73- [摘要] ( 6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93 KB)  ( 0 )
75 回转窑托轮窜动后不停窑的修复
秦鹏志
我公司回转窑在生产中出现托轮轴窜动顶住止推圈,然后又将轴头部位顶裂的故障。经过在线对托轮进行复位,对损坏的轴头部位焊接,维持正常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24 Vol. 0 (11): 75- [摘要] ( 6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69 KB)  ( 0 )
       水泥基材料
76 建筑固废再利用行业的策略探讨
虞晓婧, 杨玉杰, 王建刚, 王海波, 张 陆
本文对建筑固废再利用行业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探讨,分析了行业现状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可持续性发展是该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多维度分析、技术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定位与营销等方面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路径,并进行了实践分析。本文为建筑固废处置与资源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
2024 Vol. 0 (11): 76- [摘要] ( 5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76 KB)  ( 0 )
80 尾矿回填用新型固废基胶结材料试验研究
李 伟, 段星泽, 夏瑞杰, 王学振, 马旺坤, 刘 举
本文以工业固废氟石膏和矿渣粉为主要原材料制备新型固废基胶结材料,探究了不同氟石膏和矿渣粉掺量对新型固废基胶结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采用新型固废基胶结材料不同浓度尾矿浆和不同比例的灰砂比对尾矿胶结体的性能影响。相同条件下,随着尾矿浆质量浓度的提高,尾矿胶结体的各龄期抗压强度均逐渐提高。灰砂比是影响尾矿胶结体抗压强度的最重要因素,灰砂比越高,尾矿胶结体抗压强度越高。研究表明:新型固废基胶结材料最佳比例为:15%氟石膏、75%矿渣粉、10%水泥、0.6%复合激发剂,推荐采用1∶8灰砂比,70%浓度尾矿浆固结尾矿进行矿山回填。可以有效消纳工业固废和尾矿砂,在满足矿山回填性能要求的同时降低矿山回填成本,并对尾矿回填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024 Vol. 0 (11): 80- [摘要] ( 8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11 KB)  ( 0 )
85 我国高性能混凝土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 CiteSpace 的知识图谱分析#br#
盛 昆, 丁 盛, 符 辉, 文建辉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流动性和高工作性的混凝土。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需求不断增加,与之相关的研究也成了国内外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以1992~2024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的高性能混凝土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对国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与热点变化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国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指明方向,为未来相关工程技术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024 Vol. 0 (11): 85- [摘要] ( 53 ) HTML (1 KB)  下载 PDF (2216 KB)  ( 0 )
91 混凝土氯离子检测方法综述及混合检测的应用前景
刘欣欣, 黎兆聪, 宋鉴学, 沈怀忠, 梁敬豪
氯离子含量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选择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至关重要。对现在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系统介绍了混凝土氯离子检测的主要方法和应用现状,并探讨了混合检测及其在混凝土氯离子检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基于现有学术成果,对氯离子检测未来技术的发展提出展望。
2024 Vol. 0 (11): 91- [摘要] ( 8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92 KB)  ( 0 )
96 不同水质的脱硫废水用于制备粉煤灰基产品对其强度的影响
王明生, 路 辉, 庄文斌, 王 霞, 关丽娜, 马 宁, 董 阳, 卓锦德
本研究采用了粉煤灰、水泥及燃煤电厂3种不同水质的脱硫废水包括了脱硫塔产出的原水,原水经过三联箱处理后的出水及出水蒸发的高盐水并对比去离子水用于制备粉煤灰基产品。在脱硫废水与粉煤灰和水泥复配形成的胶凝粉体的水胶比为0.28下,使用2个不同粉煤灰-水泥配比7∶3及9∶1制备的样品养护28 d后,检测不同水质对其抗压及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抗压及抗折强度方面,粉煤灰-水泥配比7∶3均高于9∶1,同时采用高盐水的强度最低,与预期一致。在抗折强度方面,2种不同的粉煤灰-水泥配比,采用原水的强度最高,与去离子水均无明显差别,高于出水,而且远远高于高盐水。在抗压强度方面,配比7∶3下,采用出水的强度最高,高于原水,而原水与去离子水没有明显差别;而在配比9∶1下,采用原水的强度最高,高于出水,出水高于去离子水。根据JC 239—2001《粉煤灰砖》的强度等级要求,以燃煤电厂产生的粉煤灰与其不同水质的脱硫废水作为原料,通过适当的水泥用量制备粉煤灰基产品,可满足其MU10的强度要求,实现以废(粉煤灰)治废(脱硫废水)的目标。
2024 Vol. 0 (11): 96- [摘要] ( 5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24 KB)  ( 0 )
       职称评审必备要件
100 职称评审要件
2024 Vol. 0 (11): 100- [摘要] ( 7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424 KB)  ( 30 )
       科技论文撰写指南
100 科技论文撰写指南
2024 Vol. 0 (11): 100- [摘要] ( 42 ) HTML (1 KB)  下载 PDF (623 KB)  ( 0 )
合作企业
版权所有 © 2015 《水泥》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690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6011385号-5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