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期刊信息

月刊,1974年创刊
主管机关: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
     究所
主  任:王新频
主  编:胡如进
副  主  编:王新频,张 迪
编辑出版:《水泥》编辑部
地  址:北京朝阳区管庄
编辑部电话:(010)65767042
           51164621
广告部电话:(010)65765526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登字
        20170026号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  购 处: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325
刊  号:ISSN 1002-9877
     CN 11-1899/TQ

2020年 0卷 S1期
刊出日期:2020-10-16

试验研究
分析测试
生产技术
计量监测
分析探讨
当月整期下载
标准介绍
 
       当月整期下载
0 2020年增刊电子版
2020 Vol. 0 (S1): 0- [摘要] ( 327 ) HTML (1 KB)  下载 PDF (52821 KB)  ( 1 )
       分析测试
1 煤中氯含量测定方法的应用 Hot!
王瑞海, 张庆华, 王 伟, 王 琦, 郭 猛
本文试验了艾氏剂熔样—硫氰酸铵滴定法、艾氏剂熔样—电位滴定法、艾氏剂熔样—离子色谱法测定煤中氯含量的方法,通过方法的选择、优化和测定结果的对比,提出了三种方法的具体分析步骤和操作要点。这些方法的实用性强,也可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中氯含量的测定,对水泥行业产品质量提升、绿色生产和环境保护都有重要意义。
2020 Vol. 0 (S1): 1- [摘要] ( 14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46 KB)  ( 0 )
5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泥中氯离子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王雅兰, 王 琦, 段兆辉, 任静怡
依据GB/T 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泥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各种影响因素的不确定度分量,最终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建立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2020 Vol. 0 (S1): 5- [摘要] ( 11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41 KB)  ( 0 )
8 混凝土及其原材料中氯离子含量测定综述
赵雅琼
氯化物是引起混凝土钢筋锈蚀和冻融的主要因素,影响混凝土的安全和寿命,为降低和有效控制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对混凝土及其原材料中氯离子测定方法以及测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并提出一些对氯离子测定及限量标准的建议。
2020 Vol. 0 (S1): 8- [摘要] ( 13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36 KB)  ( 0 )
10 电位滴定法测定普通混凝土用砂中的氯离子含量
郭 猛, 朱林薇, 姜 浩, 王长安
 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规定了砂中氯离子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铬酸钾指示剂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砖红色,然后通过消耗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得出砂中氯离子含量,该方法虽操作简单,但不足之处在于以下方面:(1)铬酸钾中的铬为六价态,六价铬毒性较强,具有致癌作用;(2)废液污染环境和地下水;(3)不易判断滴定终点,且当砂中的氯离子含量较高时(如Cl->0.050%),会出现滴定时间较长,影响工作效率。本文对电位滴定法测定普通混凝土用砂中的氯离子含量进行了研究,并与铬酸钾指示剂滴定法的数据进行对比,表明电位滴定法测量结果准确,可作为混凝土企业日常检测的代替法,同时也能对企业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
2020 Vol. 0 (S1): 10- [摘要] ( 13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97 KB)  ( 0 )
13 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和总碱量测定能力验证结果  分析与经验总结
于克孝, 梁慧超, 吴莎莎, 周剑波, 徐 颖, 刘毅强
能力验证作为一种有效的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活动,其重要性越来越被广大检验检测机构所重视。为了帮助检验检测机构发现日常检测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水平,本文对近6年实施的混凝土外加剂中氯离子和总碱量测定能力验证计划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各检测参数给出技术分析。
2020 Vol. 0 (S1): 13- [摘要] ( 12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88 KB)  ( 0 )
16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泥原材料中总铬含量
王 伟, 朱林薇, 姜 浩
水泥原材料配制成生料,经过回转窑高温煅烧,部分铬会氧化为六价铬,水泥中六价铬污染环境、严重危害人身健康,因此测定原材料中总铬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测定原材料中总铬的方法有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石墨炉/火焰原子吸收法,水泥中水溶性铬(Ⅵ)的含量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水泥企业实验室还没有适宜的方法测定水泥原材料中总铬的含量,本文探究采用过硫酸钠氧化原材料中的铬为六价铬,然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六价铬含量,进而计算出原材料中总铬含量。
2020 Vol. 0 (S1): 16- [摘要] ( 14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64 KB)  ( 2 )
18 在线分析仪自动配料的应用
武立坤
生料配料稳定性是熟料质量稳定的关键因素,我公司生料配料质量控制采用实验室X-荧光分析仪每小时对出磨生料成分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情况进行人工调整配比,并通过生料均化库均化,以保证入窑生料稳定、均匀。但是,X-荧光分析仪对试样制备的要求较复杂,从取样、制样,再进行X-荧光分析,到分析出结果至少需要70 min,再加上磨后取样由于磨机粉磨等的滞后时间约需20 min,也就是当原料成分发生变化时,测定结果比实际滞后90 min左右。
2020 Vol. 0 (S1): 18- [摘要] ( 14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855 KB)  ( 6 )
20 在线粒度分析仪在水泥生产中的优势及应用
仝国秀, 韩晓立
粒度分析对于很多工业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中国工业已由粗放型转为精细化生产的趋势下,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的粒度大小决定了产品售价、利用率、能效、环保等各方面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在水泥的生产中,粒径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参数,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磨机的台时产量。
2020 Vol. 0 (S1): 20- [摘要] ( 130 ) HTML (1 KB)  下载 PDF (2138 KB)  ( 4 )
22 现代仪器分析在水泥熟料中重金属检测方面的应用
鹿晓泉, 高丹丹, 张 格, 段兆辉
水泥行业中有关重金属的测定通常使用原子吸收以及原子荧光等设备。但是,随着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更加高效以及便利的仪器分析技术应当引起行业的关注。本文通过前期研究工作发现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直接测汞仪对于水泥中重金属检测相较于传统的检测手段,操作简单,分析效率高,节约耗材且环保。
2020 Vol. 0 (S1): 22- [摘要] ( 12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71 KB)  ( 0 )
25 荧光熔融法测定水泥铁质原材料主次成分的研究
陈 杉, 杨莉荣, 曹 洋, 邢婉婉, 高诗莹, 吴安冉, 童 昊
提出了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快速测定水泥用铁质原材料Fe2O3、SiO2、Al2O3、CaO、MgO、K2O和Na2O各元素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无水四硼酸锂偏硼酸锂(67∶33)混合溶剂、样品稀释比采用1∶6,熔融温度为                     1 100 ℃±5 ℃,采用铁矿石与黏土混合标准样品。实验结果表明:此分析方法与手工分析对比较好,检测准确性和精密度高。

2020 Vol. 0 (S1): 25- [摘要] ( 9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83 KB)  ( 0 )
28 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水泥熟料中锌、锰的不确定度评定
王 琦, 王雅兰, 卢娟娟, 任静怡
依据GB/T 30760-2014《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的附录B,采用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水泥熟料中重金属含量,对该方法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通过计算得到扩展不确定度,评定得到的不确定度可为正确评价测量结果提供科学依据。

2020 Vol. 0 (S1): 28- [摘要] ( 11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62 KB)  ( 0 )
33 水泥物理性能标准样品的研制
王 伟, 宋来申, 郭 猛, 王旭方, 刘亚民, 姜 浩
研究和制备了水泥物理性能标准样品,用于水泥产品检验等相关用途。本次研制的水泥物理性能标准样品主要对标准稠度用水量、初凝时间、终凝时间、3 d和28 d抗折和抗压强度、胶砂流动度等物理性能进行了定值,并对样品的均匀性研究和稳定性进行考察。经检验,水泥物理性能标准样品均匀性良好,18个月内样品性能无显著性变化,稳定性良好,量值准确可靠。可用于实验室仪器校准、方法评价和质量监控等方面,满足水泥行业检测实验室等领域相关分析测试的工作需求。

2020 Vol. 0 (S1): 33- [摘要] ( 10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58 KB)  ( 0 )
36 水泥标准物质发展状况
刘 杰, 王 伟, 郭 猛, 姜 浩
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基本性能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水泥标准物质对于水泥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调查了国内标准物质发展状况,建筑材料标准物质发展时间长,但是数量较少。对于水泥类标准物质,国外主要集中在通用硅酸盐水泥的相关标准物质的研制,还有水泥的细度与比表面积、强度等物理性能、水化热、化学分析等方面,同时关于特种水泥标准物质的研制也做了许多工作,如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我国水泥类标准物质主要为化学成分分析,同时涉及水泥物理性能标准样品,国内仍需在特种水泥标样研制方面紧跟步伐。
2020 Vol. 0 (S1): 36- [摘要] ( 114 ) HTML (1 KB)  下载 PDF (2004 KB)  ( 0 )
40 配制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剂所用溶剂的选择
王 伟, 刘 杰, 郭 猛
GB 31893—2015《水泥中水溶性铬(Ⅵ)的限量及测定方法》中规定了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泥中水溶性六价铬的测定方法,其中配制二苯碳酰二肼显色剂所用的丙酮有一定的毒性,且丙酮属于易制毒试剂,管控严格,采购难。本文以乙醇代替有毒的丙酮作为显色剂溶剂,降低丙酮对试验人员造成的伤害,改进方法与GB 31893—2015规定方法测定结果一致性良好,能够确保测定水泥中水溶性六价铬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2020 Vol. 0 (S1): 40- [摘要] ( 40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62 KB)  ( 0 )
42 KB指示剂的优化探讨
吴昭浩
EDTA滴定差减法测定水泥及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时,可对KB指示剂做适当优化,将固体KB指示剂配置成适当浓度的液体指示剂使用。这种方法可确保KB指示剂在使用时,指示剂里面的萘酚绿B和酸性铬蓝K的比例高度统一,能有效减少每次使用固体指示剂时因萘酚绿B、酸性铬蓝K比例不同而导致的终点提前或延后的问题,从而提高水泥氧化镁分析的准确率。
2020 Vol. 0 (S1): 42- [摘要] ( 11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49 KB)  ( 0 )
44 实验室间比对在水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梁慧超, 于克孝, 吴莎莎, 周剑波, 徐 颖,
本文通过分析水泥领域现有实验室间比对活动——全国水泥检验大对比和能力验证的实施情况,识别目前实验室间比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发挥实验室间比对活动在水泥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2020 Vol. 0 (S1): 44- [摘要] ( 137 ) HTML (1 KB)  下载 PDF (2476 KB)  ( 1 )
48 剖析水泥能力验证 助力实验室能力提升
吴莎莎, 周剑波, 梁慧超, 于克孝, 徐 颖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检集团)是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PTP),认可证书编号为CNAS PT0014。自2002年以来,CTC已经组织实施了196个建材领域的能力验证计划,其中水泥物理性能检测能力验证计划从未间断,甚至一年开展两批次,至今共开展了20批次。通过对近5年的水泥物理性能能力验证的数据总结分析,从实施者的角度指出能力验证中易出现问题,为参加实验室提供指导。帮助实验室正视水泥物理性能能力验证,让能力验证发挥真正的助力作用,提升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水平。
2020 Vol. 0 (S1): 48- [摘要] ( 14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949 KB)  ( 0 )
52 浅谈Python语言在水泥企业化验室质量监控上的应用
高诗莹, 杨莉荣, 陈 杉, 吴安冉, 童 昊, 邢婉婉
水泥企业化验室为了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需利用质量监控方式对数据进行监督,目前常用方式有:人员比对、设备比对及实验室间比对等,但由于对质量监控数据的分析方式单一,不能便捷且直观的反映化验室质量监控情况。本文利用Python语言对水泥企业化验室质量监控检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编写的程序可对单组或多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处理,简单快捷,科学评判实验室检测水平。
2020 Vol. 0 (S1): 52- [摘要] ( 13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903 KB)  ( 1 )
55 水泥厂化验室常见废液的处理
周志容, 雷武斌, 宋 宇, 孙小培
水泥厂化验室在工作过程中常会产生废的酸性液体,而这个液体存在有腐蚀性等,尽管其数量不大,但若不进行处理而直接排放,将会损坏排水设施,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本文从水泥厂化验室废的酸性液体的产生、要求、分类、收集、贮存、处理、以及实验室人员安全防护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实验室建设和设施要求进行规范。

2020 Vol. 0 (S1): 55- [摘要] ( 148 ) HTML (1 KB)  下载 PDF (2377 KB)  ( 0 )
60 水泥企业标准化化验室建设需重视的问题
陈晓宏, 黄 哲, 桂 林, 黎丹丹
依据T/CBMF 17—2017版水泥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要求,标准化化验室的评价,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细化了评价细则,确保了评价准则的一致性;二是评价人员接受全国统一的培训,保证了评价水平的一致性;三是标准化实验的评价规定了详细的步骤,确保了审批的一致性、监管的一体化。

2020 Vol. 0 (S1): 60- [摘要] ( 13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34 KB)  ( 2 )
63 煤热分析最佳测量参数的探究
唐 兵, 杨莉荣, 刘 珊, 吴安冉
本文使用同步热分析仪对煤粉燃烧过程的TG、DTG曲线进行了研究,分析同一品种的煤样在不同称样量、升温速率、空气气氛和反应气气流量条件下的各个燃烧性能指标,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煤样在称样量5~6 mg、升温速率10K/min、空气气氛纯度在99.999%、反应气流量50 mL/min的条件下燃烧特性最好,煤自身的平均燃烧速率最快,且此时煤燃烧更快更彻底。

2020 Vol. 0 (S1): 63- [摘要] ( 16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98 KB)  ( 0 )
66 浅谈煤中氢含量对煤质分析结果的影响
胡玉婷, 杨莉荣, 詹 妮, 邵秋桐, 唐 兵
介绍煤中氢含量的检测方法,并开展了氢含量对煤质低位发热量、挥发分、热分析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氢含量对这三个指标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低位发热量、挥发分、热分析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所以氢含量的检测结果可以为快速判断煤质量的好坏提供参考依据。
2020 Vol. 0 (S1): 66- [摘要] ( 35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65 KB)  ( 0 )
69 水泥胶砂强度成型试验操作手法及影响因素
张饮饮
成型试验是水泥胶砂强度检验的重要环节,严格的细节控制和统一的操作手法是减小误差的关键,本文通过详细论述成型试验的操作手法,分析探讨试验过程的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为水泥强度的检验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2020 Vol. 0 (S1): 69- [摘要] ( 14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69 KB)  ( 2 )
72 水泥胶砂强度检测中常用设备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措施
吴安冉, 杨莉荣, 陈 杉, 高诗莹
设备的使用在水泥胶砂强度检测中占据较大比重,了解其常用设备的常见故障及对应解决措施,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可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检测准确性,从而控制检验成本。
2020 Vol. 0 (S1): 72- [摘要] ( 18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20 KB)  ( 1 )
75 水泥企业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工作研究
侯燕飞, 高 翔
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是水泥企业深化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要方面,是当前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提升产品检测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当前水泥企业标准化实验室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为水泥企业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逐步推广创造条件。
2020 Vol. 0 (S1): 75- [摘要] ( 17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19 KB)  ( 1 )
77 水泥中游离氧化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段兆辉, 刘亚民, 卢娟娟, 王 琦
根据GB/T 176—2017《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水泥中游离氧化钙测量在实验中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以乙二醇-乙醇法为例,在实验中会产生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根据其不同的产生原因,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得出扩展不确定度为0.044%,从分量到计算合成,反映了测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有利于实验的质量控制。

2020 Vol. 0 (S1): 77- [摘要] ( 14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87 KB)  ( 1 )
79 水泥熟料中砷元素检测方法浅析
邢婉婉, 杨莉荣, 陈 杉, 童 昊, 吴安冉, 高诗莹, 刘 珊
GB30760中砷的测定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此方法上机前,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处理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法,但微波消解法操作过程复杂、耗时长、试剂消耗量大且样品处理量有限。本文通过参考GB/T22105.2中对土壤消解用方法——水浴消解法,将水浴消解法应用到水泥熟料及原材料消解中,并对这两种方法(微波消解法和水浴消解法)进行对比,发现水浴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对比误差较小,准确度都比较高,但水浴消解法操作更简单,耗时更短,效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2020 Vol. 0 (S1): 79- [摘要] ( 15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35 KB)  ( 0 )
82 水泥用低热值燃料发热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刘亚民, 于克孝
发热量在12545 kJ/kg(3000 kcal/kg)以下,灰分大于40%的燃料通常被称为低热值燃料,也称劣质燃料,主要有石煤、煤矸石、油页岩、风化煤、泥煤、次褐煤等。低热值燃料具有固定碳少、发热量低、高灰分(灰分大于40%)或高水分等特点。由于大部分低热值燃料利用率低,若堆置不当,易发生自燃,造成环境污染。对低热值燃料发热量的准确测定,有助于低热值燃料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合理利用,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以盐酸对低热值燃料样品进行酸化处理后,采用氧弹法准确测定其发热量,且该方法在低热值燃料样品的实际检测工作中,重复性良好,满足检测要求。
2020 Vol. 0 (S1): 82- [摘要] ( 13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87 KB)  ( 2 )
86 烧失量自动称量系统的设计及研制
卢娟娟, 刘玉兵, 鹿晓泉, 段兆辉
介绍了一种烧失量自动称量系统的设计方案及研制,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实时控制技术,将高精度电子天平与自动化设备结合,自动称样、自动送样、自动处理数据、结果计算、记录打印及存储,实现高度自动化。用人工智能方式替代手工完成精密称量操作,从而从根本上消除称量过程中人为因素对称量结果的影响,降低了检测人员的重复性劳动强度。

2020 Vol. 0 (S1): 86- [摘要] ( 119 ) HTML (1 KB)  下载 PDF (2295 KB)  ( 1 )
90 水泥放射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殷祥男, 王长安, 宋来申, 王旭方, 王伟智
水泥放射性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是CMA和CNAS评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流程,是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的一项重要工作。依据GB 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综合考虑水泥样品测量的重复性、标准源标定以及试验过程中称量对水泥样品放射性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分析、评定和量化,得出水泥放射性不确定度为= 7.2%(k=3)和= 8.1%(k=3)。
2020 Vol. 0 (S1): 90- [摘要] ( 9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26 KB)  ( 0 )
       试验研究
93 脱硫石膏对熟料C3S含量及形态的影响
童 昊, 杨莉荣, 陈 杉, 邢婉婉, 高诗莹
对不同含量的脱硫石膏对熟料烧成过程带来的影响变化进行了试验和探讨,加入石膏之后,降低了熟料烧成过程中液相出现温度,促进了C3S的生成,且随着石膏的掺入量由0%提升至1%,所制得熟料中C3S的含量从62.61%上升到69.36%,其中M1型的C3S含量从25.07%提升到46.43%,熟料28 d抗压强度平均提升2.4 MPa
2020 Vol. 0 (S1): 93- [摘要] ( 164 ) HTML (1 KB)  下载 PDF (3583 KB)  ( 0 )
97 浅析半水石膏含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杨 柳, 冯富宁, 刘振华, 费延梅, 王 强
采用烘干法自制半水和二水石膏并通过差热分析(DTA)予以鉴定,通过电导率法检测不同半水石膏含量的混合石膏中SO2- 4浓度变化趋势为:随着半水石膏含量的增加,SO2- 4溶出越快,并且最终溶出量越高。不同半水石膏含量对水泥物理性能影响:随着半水石膏含量的增加,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均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水泥凝结时间变化较小,且未出现假凝现象;对水泥强度的影响有限,达到最佳掺量时可小幅增加水泥的强度;对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影响较大,对于不同减水剂和水泥,半水石膏最佳含量值有所不同,须通过试验予以验证。
2020 Vol. 0 (S1): 97- [摘要] ( 224 ) HTML (1 KB)  下载 PDF (2509 KB)  ( 2 )
104 石膏的溶解度研究
邓 磊, 蔡 攀, 罗玉敏
20 ℃条件下,对不同产地的石膏在水溶液和饱和的水泥熟料溶液中的溶解度进行了研究,通过溶解时间的变化,研究了二水石膏、半水石膏和硬石膏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解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水中半水石膏溶解度最高,E石膏次之,Z石膏和F石膏最低。在过饱和的熟料溶液中(PH大于13),E石膏、Z石膏和F石膏的溶解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半水石膏的溶解度与在水中的趋势基本一致,仍然是最高。
2020 Vol. 0 (S1): 104- [摘要] ( 21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78 KB)  ( 0 )
108 玄武岩作混合材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
袁恒菊
采用玄武岩作为水泥混合材进行了小磨试验和实际生产应用,生产的水泥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实践证明,采用5%~14%的玄武岩作混合材掺入有助于提高水泥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而对水泥其它性能没有明显影响,成品质量控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故玄武岩可以在水泥生产中做混合材使用。

2020 Vol. 0 (S1): 108- [摘要] ( 12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31 KB)  ( 2 )
110 利用旁路放风窑灰生产特种水泥的试验研究 Hot!
苟弘娟, 卢 锋, 陈志胜, 李晓娇
本文通过采用4.0%~5.5%旁路放风窑灰作为混合材进行道路基层用缓凝硅酸盐水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窑灰掺量增加,水泥的强度变化不大,线膨胀率增大,初凝时间变化不大,终凝时间变长,水化热降低,窑灰的掺量在4.0%~5.5%最为适宜,水泥质量合格且固废利用率最高。

2020 Vol. 0 (S1): 110- [摘要] ( 21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94 KB)  ( 0 )
113 超声分散法在水泥不溶物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张 格, 戴 平, 刘亚民, 鹿晓泉
不溶物是指在特定的测定条件下,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组分,是判断真假水泥的重要指标。GB/T 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标准中规定了水泥中不溶物的检测方法,但在检测时,有些水泥样品在进行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使其完全分散的步骤时,耗费时间较长,课题组根据水泥分散的特点,采用超声法进行超声分散块状物,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
2020 Vol. 0 (S1): 113- [摘要] ( 10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41 KB)  ( 0 )
       分析探讨
116 关于立磨终粉磨生产水泥质量问题的探讨
刘 健
通过对立磨终粉磨系统生产的水泥颗粒级配、不同龄期、不同存放条件下强度变化进行检测,探讨了水泥使用性能及抗压强度衰减的规律。结果表明,水泥使用性能变化不大,但水泥强度衰减的幅度明显高于管磨等工艺系统,其根本原因是受立磨工艺影响,为稳定料层,喷水造成水泥水分上升,随着温度的变化,水泥微粉提前水化。
2020 Vol. 0 (S1): 116- [摘要] ( 13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823 KB)  ( 0 )
       分析测试
118 氨水中有效氨的检测方法探讨 Hot!
詹 妮, 杨莉荣, 胡玉婷, 陈宇凡, 邵秋桐
部分水泥窑线公司在用氨水脱硝时,发现氨水实际消耗量和理论计算值相差较大,对氨水中氨含量检测结果存在质疑,针对这一情况,检测中心开展了常用的氨含量检测方法(盐酸滴定法、氢氧化钠-硫酸返滴定法和纳氏分光光度法)的比对试验,发现常规的酸碱中和滴定法检测含有杂质的工业氨水氨含量时结果偏高,不能真实反映氨水中有效氨的含量,但纳氏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与实际消耗量相符,不受杂质影响,能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2020 Vol. 0 (S1): 118- [摘要] ( 17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20 KB)  ( 0 )
       分析探讨
121 关于水泥养护设备缺陷的讨论与优化改进建议
张饮饮
养护设备是水泥试验的关键设备,设备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水泥试验的准确度。目前部分试验室配备的养护设备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分析了现有养护设备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讨论了解决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便不断优化改进养护设备,减小试验的误差。

2020 Vol. 0 (S1): 121- [摘要] ( 11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66 KB)  ( 1 )
123 关于水泥凝结时间自动测定仪的实用探讨
郭 旭, 宋来申, 张 奇
凝结时间为水泥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近年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本文将以GB/T 1346—20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为基准,通过对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自动凝结测定仪的参数分析及试验结果与人工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有一定的实用性,试验数据比较稳定且符合标准要求,但现在能否使用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完全替代人工完成凝结时间试验,仍有待探索。
2020 Vol. 0 (S1): 123- [摘要] ( 12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09 KB)  ( 1 )
       生产技术
126 通过优化水泥颗粒级配提高水泥产质量
孙小培, 刘谷友, 葛家奎, 郝应学, 王长安, 薛 涛
水泥粉磨的进程直接影响着水泥生产的成本和质量,也会影响能耗和生产成本的高低。通过优化水泥颗粒级配,水泥磨台时产量提高了5~10 t/h,单位水泥电耗下降了4~6 kWh/t,吨水泥节约电费1.58~2.36元,水泥颗粒级配更加合理,产品性能更加适用于商品混凝土。
2020 Vol. 0 (S1): 126- [摘要] ( 13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835 KB)  ( 4 )
129 浅谈粉磨站减少入磨熟料强度波动的措施
夏宝林
通过分析水泥粉磨站熟料强度波动情况的现状,从对熟料供方的评定选择方法和进厂熟料的入库管理、熟料使用中的方法等多方面提出了减少入磨熟料强度波动的技术措施。
2020 Vol. 0 (S1): 129- [摘要] ( 147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76 KB)  ( 0 )
133 高镁石灰石在预分解窑的生产实践
陈晓宏, 汪玉香, 费雪英, 张改敏
介绍了A公司自备石灰石矿山由于MgO含量高,且质量波动大,在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中,通过配料方案、工艺操作等调整,实现了窑系统的稳定运转,生产的产品质量满足国家标准。
2020 Vol. 0 (S1): 133- [摘要] ( 15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834 KB)  ( 3 )
135 磷石膏替代天然二水石膏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
殷婷娟
简要介绍了磷石膏的特性与天然二水石膏的性能区别;重点就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用磷石膏代替天然二水石膏作缓凝剂生产P·O42.5水泥的试验方案、试验效果及其在大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分析作了介绍。结果表明,磷石膏替代天然二水石膏生产,效益显著,每年为公司可节约生产成本692万元。
2020 Vol. 0 (S1): 135- [摘要] ( 16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79 KB)  ( 1 )
137 复合掺合料(高细灰)与矿渣粉在水泥中的应用对比
赵洪波, 李春花, 王 玉, 崔 健
2020 Vol. 0 (S1): 137- [摘要] ( 11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90 KB)  ( 0 )
139 浅谈水泥熟料生产中降低KFUI稳定熟料质量
彭兴华, 章文明, 高军伟, 王海玲, 甘丽华
由于公司没有矿山资源,石灰石供应单位多,砂页岩矿点完全不固定,随时更换改变,危固废处置种类多,煤堆场较小贮存量不足,换煤频繁,对熟料质量稳定有影响较大。为此,前置控制非常重要。
2020 Vol. 0 (S1): 139- [摘要] ( 20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31 KB)  ( 2 )
141 浅析水泥的清洁生产技术
孙 健, 陈宝荣, 王旭方, 殷祥男, 王伟智, 熊米佳
随着工程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水泥作为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不但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能够抵抗水的侵蚀,被广泛运用在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方面。但是,水泥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粉尘颗粒、空气污染等因素,会对人体的健康、环境的清洁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水泥行业应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针对经营与发展目标进行长远规划,从源头上降低和消除水泥生产加工时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增加水泥行业的建筑质量。本文主要围绕水泥行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价值、现状以及改进策略进行探究。
2020 Vol. 0 (S1): 141- [摘要] ( 16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72 KB)  ( 0 )
       标准介绍
143 美标与国标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的对比浅析 Hot!
王伟智, 殷祥男, 孙 健, 王长安, 王旭方
水泥安定性是检验水泥品质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同时对工程中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测定水泥安定性的压蒸法,通过比对国标以及美标之间仪器设备、试验环境、样品处理以及试验步骤的异同点进行简要的介绍。
2020 Vol. 0 (S1): 143- [摘要] ( 12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44 KB)  ( 0 )
145 中俄水泥化学分析检测标准对比
邵秋桐, 杨莉荣, 詹 妮, 刘 珊, 胡玉婷
中国是水泥生产和使用的大国之一,为了加快我国水泥行业融入国际市场,本文对中俄水泥化学分析检测标准进行了对比,从样品前处理、检测方法及实验步骤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
2020 Vol. 0 (S1): 145- [摘要] ( 11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52 KB)  ( 0 )
       计量监测
148 浅析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质量控制方法
周剑波, 李 彬
生产线自动检测是质量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被监控产品和过程的整体质量。传统的控制系统故障检测仅限于简单的边界检查,更复杂的非线性信号的分析需由操作员依靠经验来监督质量检查和手动故障检测。本文讨论了机器学习技术,提供了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分析框架,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上传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形成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检测方法,提高产品质量。
2020 Vol. 0 (S1): 148- [摘要] ( 12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32 KB)  ( 1 )
合作企业
版权所有 © 2015 《水泥》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690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6011385号-5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