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期刊信息

月刊,1974年创刊
主管机关: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
     究所
主  任:王新频
主  编:胡如进
副  主  编:王新频,张 迪
编辑出版:《水泥》编辑部
地  址:北京朝阳区管庄
编辑部电话:(010)65767042
           51164621
广告部电话:(010)65765526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登字
        20170026号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  购 处: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325
刊  号:ISSN 1002-9877
     CN 11-1899/TQ

2021年 0卷 9期
刊出日期:2021-09-01

试验研究
生产技术
生产设备
收尘环保
计量监测
协同处置
技改交流
当月整期下载
水泥与混凝土
 
       当月整期下载
0 2021年第9期整期电子版
2021 Vol. 0 (9): 0- [摘要] ( 11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464 KB)  ( 1 )
       试验研究
1 C3S型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工业化试生产及制成水泥性能
肖忠明, 彭建忠, 穆四明, 郭俊萍, 崔 琪
本文对C3S型硫铝酸盐水泥熟料进行了工业化试生产,并对制成水泥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现有的生产装备、条件,完全可以工业化制备C3S型硫铝酸盐水泥熟料,且熟料烧结性能良好、矿物发育完全,制成水泥性能还有待改善。
2021 Vol. 0 (9): 1- [摘要] ( 143 ) HTML (1 KB)  下载 PDF (3433 KB)  ( 0 )
5 分解炉三次风管与生料管相对位置对分解炉影响的数值模拟
蔡业堃, 汪时斌, 王鹏辉, 张玉卓, 杨博皓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DD分解炉三次风管与上部生料管相对位置变化对炉内流场、温度场及组分浓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次风管上移至6.3 m处时,三次风在上部生料冲击下出现了向下的反向旋流效应将O2输运至上部煤粉燃烧区,使得煤粉可以充分燃烧,炉温升高,NOx浓度也随之上升。生料管的下移占据了煤粉燃烧的空间,当生料管移动至7.5 m处时,部分煤粉将绕过生料至炉上部完成燃烧。三次风管上移及生料管的下移都对炉内NOx浓度有很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三次风管的上移可以降低NOx浓度,但由于O2逐渐远离煤粉燃烧区使得煤粉燃烧会受到严重影响。计算了五种情况下的生料分解率发现,A(T1R3)情况下的生料分解率最高,可达87.5%。综合炉内温度、组分分布及生料分解率计算结果在实际应用中推荐A方案,即三次风管与生料管分别位于4.4 m和9.3 m时比较合理。
2021 Vol. 0 (9): 5- [摘要] ( 139 ) HTML (1 KB)  下载 PDF (3065 KB)  ( 0 )
10 钢渣易磨性试验研究与分析
杜 鑫, 聂文海, 柴星腾, 石国平, 陈志辉
以粉磨功指数、粉磨时间法、立磨试验三种方法开展了钢渣易磨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钢渣易磨性波动范围较宽;三种方法均可表征钢渣的易磨性,其中立磨试验最接近工业应用实际,可为系统精准选型提供依据。
2021 Vol. 0 (9): 10- [摘要] ( 12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38 KB)  ( 0 )
       水泥与混凝土
13 骨料生产线产品品种与储库合理设置之我见
夏宜顺
本文对建筑用骨料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作了分析,阐述了骨料生产不同于水泥生产,粗、细骨料是按一定比例同时相伴产出的产品这个被忽视甚至未认知的理念,深度分析了产品伴生与粒度分布相互影响及牵连关系,对产品品种及储库的合理设置作了分析和研讨,供同行参考。
2021 Vol. 0 (9): 13- [摘要] ( 6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85 KB)  ( 0 )
16 混凝土专用掺合料的探索和应用
魏成广, 祝 辉
一级粉煤灰的市场供求已成为影响混凝土成本和方量的主要因素,如何在保证其性能的前提下使用新的替代品成为行业技术人员研讨的方向。我公司结合企业实际,依托现有设备和材料生产混凝土专用掺合料,在稳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降本效果明显。
2021 Vol. 0 (9): 16- [摘要] ( 11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09 KB)  ( 0 )
       协同处置
19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典型工艺事故分析及措施
李胜保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对水泥熟料的生产影响较大。本文针对一次典型的工艺事故,从原燃材料、物料特性、危险废物种类等方面展开分析找到了窑内结厚窑皮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了结圈问题。
2021 Vol. 0 (9): 19- [摘要] ( 12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37 KB)  ( 0 )
       收尘环保
23 水泥窑炉湍流团聚超低排放技术与应用 Hot!
张保龙, 刘鹤欣, 杨富鑫, 谭厚章, 陈立新, 张永谋
水泥行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已成为在“十四五”期间水泥工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湍流团聚技术与传统除尘设备相配合实现粉尘超低排放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有效技术方案。安装团聚器前后,颗粒物排放浓度从5.62 mg/Nm3降低至3.47 mg/Nm3。同时,窑头篦冷机扬尘收集可提高熟料产量10.4 t/d。该公司使用团聚器—布袋除尘器系统实现颗粒排放浓度低于5 mg/Nm3,既实现颗粒物超低排放,又提高颗粒资源化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021 Vol. 0 (9): 23- [摘要] ( 13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54 KB)  ( 0 )
26 水泥窑氨法脱硝氨逃逸问题及运行经济性分析
范 潇, 杨 宁, 雷 华, 蒋宝庆, 李海波
现阶段绝大多数水泥窑采取“分级燃烧+SNCR”工艺控制NOx排放,为满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过量喷氨情况严重,氨水利用率较低,多余的氨对下游生产设备及环境均造成危害。本文通过SNCR脱硝系统实际运行数据,计算氨水的利用率及氨氮摩尔比,并分析SNCR+SCR联用时,整套脱硝系统的氨水利用率及脱硝系统整体运行成本,对脱硝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出建议。
2021 Vol. 0 (9): 26- [摘要] ( 103 ) HTML (1 KB)  下载 PDF (2027 KB)  ( 0 )
       生产技术
29 利用既有粉磨系统改造为超细粉煤灰生产线的设计研究与调试 Hot!
崔建勤, 周应庆, 韩军强, 彭嘉选, 强玉琴
本文介绍了陕西某公司利用既有粉磨系统改造为超细粉煤灰生产线的设计思路、技改内容、技术特点、改造效果和调试经验。在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充分利用既有粉磨系统及其配套设施的情况下完成了超细粉煤灰粉磨系统的技术改造,项目竣工后通过72 h达产达标考核,超细粉煤灰成品R45 μm细度小于0.5%,平均产量27.2 t/h,综合电耗为36.68 kWh/t。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粉磨系统的优质高产、节能降耗和降本增效的目的。
2021 Vol. 0 (9): 29- [摘要] ( 117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87 KB)  ( 0 )
33 低品位石灰石、湿黏配料实现优质高产的措施
付道阔, 秦学恒
为了解决石灰石品位低及辅助配料水分含量高带来的质量波动及产量降低的问题,从开采、过程控制、生产工序采取相应措施:(1)矿山开采过程,做到每孔必检,每炮必检、每车必搭,保证矿石搭配供应。(2)质控方面:采取调整控制指标、运用控制工具,加强生产中均化、配料、煅烧质量控制。(3)储、送设备改进措施,解决黏湿料在生产中蓬仓、断料、挂壁等问题。(4)辅材储库增加均化设备,提高辅助原料均化效果。低品位矿石被搭配使用,减少因湿黏断料情况,熟料产、质量显著提高。
2021 Vol. 0 (9): 33- [摘要] ( 11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02 KB)  ( 2 )
36 建立石灰石易磨性分级标准的建议及其方法探讨
罗 帆, 熊子良, 周立蕙

早在二十年前,我国煤炭和电力行业就制定了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分级标准(MB/T 852)和磨损指数分级标准(DL/T 465),但水泥行业对于分布广、应用面大的石灰石,至今缺乏易磨性分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建立石灰石易磨性分级标准的建议,并按其方法统计了各省区试样的级别分布情况。

2021 Vol. 0 (9): 36- [摘要] ( 117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27 KB)  ( 0 )
39 外循环立磨水泥半终粉磨系统的应用研究 Hot!
蒋旺明, 詹义龙, 安华梅
介绍了西南某厂KVM型外循环立磨水泥半终粉磨系统的应用情况,采用“外循环立磨+球磨机”作为主机装备,应用结果表明:半终粉磨系统运行稳定,立磨直接选出的成品比例高,节能效果明显,系统技术指标先进,水泥产品需水量低,外加剂相容性好,为降低水泥粉磨电耗,提升水泥品质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2021 Vol. 0 (9): 39- [摘要] ( 117 ) HTML (1 KB)  下载 PDF (1887 KB)  ( 0 )
42 4 500 t/d生产线预热器与流化床离线炉系统的改造
王华民
介绍两条4 500 t/d生产线将离线炉改成在线炉、C1旋风筒改造和分级燃烧改造的实践,改后窑系统各项运行指标均有明显提升,分级燃烧结合SNCR脱硝能实现NOx超低排放(50 mg/Nm3以下),当控制NOx排放浓度小于100 mg/Nm3时,熟料用20%氨水量由4.5 kg/t降至2.8 kg/t,达到了技改的目的。
2021 Vol. 0 (9): 42- [摘要] ( 114 ) HTML (1 KB)  下载 PDF (2133 KB)  ( 0 )
44 利用煤矸石配料煅烧水泥熟料
聂宝建, 徐志超
针对近年来高铝铁矿石供应紧张、采购价格不断上涨的问题,经过对周边资源的调研,决定采用与高铝铁矿石成分比较接近的煤矸石代替高铝铁矿石进行生料配料。通过对进厂煤矸石硫含量的控制以及窑系统控制参数的调整,达到生产优质熟料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2021 Vol. 0 (9): 44- [摘要] ( 15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47 KB)  ( 4 )
46 C5旋风筒堵料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吴君山
频繁出现的C5旋风筒堵料事故严重制约了生产的稳定和产能的发挥。经分析发现原燃料硫含量偏高和混合用煤是主要原因,C5进口平段积料、氨水喷枪布置不当和耐火材料异常掉落也是重要原因,还有工艺操作和生产管理不到位的影响。经技术人员不断优化,取得了较好效果,有效减少了C5旋风筒堵料事故。
2021 Vol. 0 (9): 46- [摘要] ( 13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64 KB)  ( 2 )
49 2 500 t/d生产线烧成系统优化实践
管文龙, 马国兴
通过综合分析预热器结构参数、熟料冷却机结构和烧成系统实际运行参数,确定系统优化方案,通过调整预热器进出口面积、优化撒料箱结构,降低预热器系统阻力和C1出口温度;通过优化熟料冷却机高温段篦床结构、重新分室、优化冷却配风,稳定和提高二、三次风温度。系统优化后,C1出口负压下降848 Pa,熟料标准煤耗下降4.7 kg/t,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2021 Vol. 0 (9): 49- [摘要] ( 87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12 KB)  ( 1 )
52 降低Φ4.2 m×13 m水泥磨电耗的技改措施 Hot!
刘新明
我公司现有一条HFCG160-120辊压机+Φ4.2 m×13 m球磨机组成的联合水泥粉磨系统,该水泥粉磨系统的设计能力90万t/年 (P·C 32.5 水泥)。自投产以来,在磨制P·O 42.5以上等级的水泥时,水泥磨台时产量低,吨水泥电耗高,对公司综合水泥的可比水泥综合电耗的控制造成很大影响。尤其是新疆区域取消P·C 32.5水泥的生产销售后,基本全部生产42.5以上等级的水泥。这样一来,水泥的综合电耗将明显上升,可比水泥综合电耗在限额的边缘,在国家实行阶梯电价控制水泥综合能耗的情况下,将面临着可比水泥综合电耗超限值以后提高电价的局面。
2021 Vol. 0 (9): 52- [摘要] ( 178 ) HTML (1 KB)  下载 PDF (3084 KB)  ( 1 )
54 煤粉细度经常性跑粗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郑永镇
在煤磨避峰停机重新开机时,经常出现煤粉跑粗的现象,并且频次不断增加,通过从工艺、机械、电气方面入手,对倒锥体密闭性、变频器反馈输出、高效选粉机转笼迷宫、粗粉回料槽等部位检查并处理,使得选粉机最终能正常做功,煤粉细度得以正常控制。
2021 Vol. 0 (9): 54- [摘要] ( 13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40 KB)  ( 1 )
       生产设备
56 新型矢量天然气燃烧器的特点及应用
周立东, 薛俊东, 黄达通
阿尔及利亚ZAHANA 4 500 t/d熟料生产线采用天然气为燃料,使用新型矢量调节燃烧器,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新型燃烧器的主要结构和性能特点,并介绍了该燃烧器在生产中的应用及调节方法。
2021 Vol. 0 (9): 56- [摘要] ( 84 ) HTML (1 KB)  下载 PDF (2468 KB)  ( 16 )
59 托轮组基础沉降对水泥回转窑中心线的影响
何金峥, 张向红
保持窑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是回转窑稳定运转的前提条件。在实际运转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回转窑的中心线会发生弯曲,企业技术人员在调整时,往往会忽视基础沉降的影响因素。本文结合两个企业的回转窑窑芯调整实例,论述了基础沉降对水泥回转窑中心线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
2021 Vol. 0 (9): 59- [摘要] ( 8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01 KB)  ( 0 )
61 烘干中卸磨端板磨损的在线修复
李祥铭, 王学东, 侯 鹏
大型球磨机的筒体与端板的连接均为焊接形式,运行过程中承受交变载荷。在焊缝出现磨损或裂纹后,常规的处理方式为更换端板,耗时长、费用高。热熔焊接可对该类问题进行在线修复,避免设备拆除,且用时短、费用低,可彻底解决问题。
2021 Vol. 0 (9): 61- [摘要] ( 11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11 KB)  ( 0 )
63 石灰石输送收尘器卸料系统改进
李鹏飞, 孙书强, 刘保平, 杨利锋, 郑 杰
根据石灰石堆料系统灰尘产生特点,分析设计了单机收尘器的改进型落料结构和全自动电气控制回路,集成度高、安装简单、维护方便,可有效降低落料扬尘,使用效果良好。
2021 Vol. 0 (9): 63- [摘要] ( 11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66 KB)  ( 2 )
       计量监测
65 煤粉制备系统无人值守管理系统的应用
王 勇, 余红卫, 李 正, 张道胜
对煤粉制备系统的风险进行了分析,通过无人值守管理系统的应用,利用原有监控手段,通过加强监控和管理来实现煤粉系统的无人值守,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2021 Vol. 0 (9): 65- [摘要] ( 94 ) HTML (1 KB)  下载 PDF (3458 KB)  ( 1 )
       技改交流
67 高温风机轴承损伤监测和处置
傅新喜
利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监控高温风机运动部件的运行情况,达到提前预知设备故障,减少设备运行风险,防止问题扩大化,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利用先进的频谱仪分析高温风机轴承瑕疵,精准故障点,快速排除故障,值得同行参考
2021 Vol. 0 (9): 67- [摘要] ( 79 ) HTML (1 KB)  下载 PDF (3132 KB)  ( 0 )
69 在线修磨设备对回转窑运行质量的提升
吴 鹏, 佘祥忠, 李志斌
采用自主研发轮带、托轮、液压挡轮在线修磨设备,通过对比修磨前后回转窑相关参数以及运行情况,证明在线对轮带、托轮、液压挡轮修磨可有效降低回转窑运行阻力、降低大齿圈振动、减少耐火材料异常消耗、改善各旋转部位接触面接触情况,进而提升回转窑运行质量,希望能对同行起到借鉴作用。
2021 Vol. 0 (9): 69- [摘要] ( 8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99 KB)  ( 0 )
71 CRM4622型立磨选粉机密封改进
韩 瑞
我公司共有3台CRM4622型立式磨机用于生产矿渣粉,2019年下半年先后出现多起矿渣粉质量异议,经过化验,矿渣粉中大于45μm的颗粒较多。
2021 Vol. 0 (9): 71- [摘要] ( 10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34 KB)  ( 0 )
72 减速机散热风叶的优化改造
王 平
我公司4 500 t/d熟料生产线水泥粉磨车间提升机采用NSE-900斗式提升机,配B3HH14D减速机单驱直连,设备安装于水泥粉磨原物料循环破碎环节,循环斗式提升机的减速机选型偏小,减速机带负荷运行功率偏大,电流180~200 A。原物料循环量达到700 t/h,减速机润滑方式采用飞溅浸泡润滑方式,减速机箱体储存润滑油,升温比较快。
2021 Vol. 0 (9): 72- [摘要] ( 9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69 KB)  ( 0 )
73 取料机耙车行走轮固定方式的改造
刘永杰, 刘若愚
散料桥式取料机是水泥原料预均化堆场的关键设备,在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公司地处南方,夏季雨水偏多,物料潮湿,造成耙车运行受力大,耙车轮轴承频繁损坏,严重制约生产。为了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经公司技术人员反复论证,按照JC/T 833—2008《水泥行业用堆取料机技术条件》的要求,在保证其耙车架固定结构、可靠性、车轮受力及满足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决定对其改造。现介绍其改造方法,供同行及设备制造厂家参考。
2021 Vol. 0 (9): 73- [摘要] ( 9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13 KB)  ( 1 )
74 大型回转窑主减速机高速轴损坏的应急修复
王言华, 胡小军, 徐胜钦
我公司5 000 t/d熟料生产线自2008年投产以来,先后发生过3次Φ4.8 m×72 m回转窑减速机高速轴轴承损坏事故,其中,2020年12月发生了第三次减速机轴承烧坏的事故,事故造成轴承和齿轮轴严重损坏,回转窑已无法继续运行,在工厂仓库没有备品配件更换的情况下,自行组织专业人员对损坏的齿轮轴进行了抢修,前后共计17 h,最终成功恢复了回转窑熟料的正常生产。在此过程中我们对故障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优化改造了减速机润滑供油系统,确保了减速机稳定、可靠的运行。
2021 Vol. 0 (9): 74- [摘要] ( 10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876 KB)  ( 0 )
合作企业
版权所有 © 2015 《水泥》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690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6011385号-5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