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期刊信息

月刊,1974年创刊
主管机关: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
     究所
主  任:王新频
主  编:胡如进
副  主  编:王新频,张 迪
编辑出版:《水泥》编辑部
地  址:北京朝阳区管庄
编辑部电话:(010)65767042
           51164621
广告部电话:(010)65765526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登字
        20170026号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  购 处: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325
刊  号:ISSN 1002-9877
     CN 11-1899/TQ

2021年 0卷 02期
刊出日期:2021-01-26

试验研究
生产技术
生产设备
收尘环保
协同处置
技改交流
当月整期下载
水泥与混凝土
 
       当月整期下载
0 2021年第2期整期电子版
2021 Vol. 0 (02): 0- [摘要] ( 194 ) HTML (1 KB)  下载 PDF (57373 KB)  ( 4 )
       试验研究
1 干法脱硫灰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中的应用探究
赖毅强
本文直接添加干法脱硫灰到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中,初步探究了干法脱硫灰对水泥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干法脱硫灰中的氢氧化钙和亚硫酸钙对凝结时间影响较大,氢氧化钙含量过高将导致水泥凝结时间降低,亚硫酸钙含量过高会使水泥凝结时间增加;干法脱硫灰中的氢氧化钙是导致缓凝剂硼酸失效的主要原因,实际应用中应尽可能选择氢氧化钙含量低的干法脱硫灰;添加干法脱硫灰后对水泥强度促进作用明显,水泥3 h、1 d、3 d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明显增加。
2021 Vol. 0 (02): 1- [摘要] ( 15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95 KB)  ( 0 )
4 G级油井水泥与外加剂配伍性的研究及优化 Hot!
李县军, 贾兆义, 李明泽, 贾雪萌, 王荣伟
针对G级油井水泥与外加剂配伍性较差,影响油田固井工程注水泥作业以及固井施工高低压油气层、高渗透层的封固质量问题,通过试验分析,采用天然二水石膏替代工业脱硫石膏作G油井水泥缓凝剂,从水泥粉磨工艺上调整研磨体级配,拓宽油井水泥颗粒粒径分布,生产上控制水泥细度、比表面积等指标,优化后的G油井水泥各项质量指标优于国家标准,采用长庆油田、中石油D港油田不同固井外加剂配伍体系检测方案检测,水泥与外加剂配伍性显著提高,满足油田深井固井工程需求。
2021 Vol. 0 (02): 4- [摘要] ( 16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12 KB)  ( 3 )
8 高炉矿渣特性对其活性和立磨生产的影响
梁晓杰
通过检测高炉矿渣的易磨性、堆积密度、水分、X射线衍射、化学成分、活性指数,研究了高炉矿渣本质特性对立磨生产的台时产量、煤耗和矿渣粉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印巴法冲制的高炉矿渣结构主要为活性高的玻璃体结构;明特法冲制的高炉矿渣主要为活性低的钙铝黄长石(Ca2Al2SiO7)晶体结构;(2)高炉矿渣堆积密度≥1 060 kg/m3时,经堆放72 h自然排水后,高炉矿渣水分可以控制在8.5%,有利于立磨煤耗的降低和台时产量的提高;(3)高炉矿渣中SiO2化学成分的升高会降低立磨台时产量;(4)高炉矿渣中对活性指数有益的化学成分为Al2O3,对活性不利的成分为SiO2。
2021 Vol. 0 (02): 8- [摘要] ( 23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44 KB)  ( 1 )
       水泥与混凝土
11 早强剂对水泥水化放热及混凝土防冻效果的作用研究 Hot!
刘 洋, 张新民, 郑永超, 宋肖贤, 王 倩, 张露瑶
从助磨剂和防冻剂应用角度,对硝酸钙、甲酸盐、硫氰酸钠、硫代硫酸钠等材料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硝酸钙明显促进水泥初期水化,但对水化平稳期放热存在不利影响;硫氰酸钠明显促进水化加速期水化程度,但并不显著促进水泥初期水化;甲酸钠大幅降低溶液冰点,但0.3%试验掺量下,不明显促进水泥水化;甲酸钠和硫氰酸钠有利于维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2021 Vol. 0 (02): 11- [摘要] ( 21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34 KB)  ( 0 )
       协同处置
15 浅谈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配伍
钱景春, 王 阳, 刘胜迪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配伍解决的问题就是使得一些易混合发生反应的、爆炸的、高腐蚀性的物料进行单独预处理,并适当和惰性的物料混合,控制适当热值和水分、尺寸,以利于燃烧稳定;将含钾、钠、镁等碱金属和含氟、氯等卤族元素可以反应生成稳定化合物的危险废物应适当搭配,并控制进入水泥窑中有害元素含量,控制入窑物料中重金属含量,减少对水泥窑况和水泥质量的影响;同时将快速分解燃烧的和缓慢分解燃烧的危险废物适当搭配,使得在水泥窑炉内均匀燃烧;控制配伍混合后物料的黏性指标,利于物料的输送、转运等。
2021 Vol. 0 (02): 15- [摘要] ( 22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09 KB)  ( 4 )
       生产技术
20 试论二代新型干法工艺技术熟料热耗指标的实现条件与工艺操作要求 Hot!
陈建南
以某厂原燃料、生料和其他设定条件为基础,进行热平衡分析,阐述了二代新型干法工艺技术单位熟料热耗指标制定的意义和实现条件与途径,揭示了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在二代新型干法工艺技术中的正确应用方式,并指出了二代新型干法技术对工艺操作的原则要求。
2021 Vol. 0 (02): 20- [摘要] ( 23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54 KB)  ( 4 )
24 硅石在中热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中的应用
朱丽芬, 刘秋海, 张志勇
中热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对原材料要求较严格,但是因周边矿产资源紧缺,导致原有生产用重要硅质材料较难采购,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硅石进行中热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结果表明,利用硅石作为硅质材料生产的中热硅酸盐水泥,碱含量低,水泥后期强度增长好,水化热低。
2021 Vol. 0 (02): 24- [摘要] ( 12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87 KB)  ( 0 )
26 通过调整水泥原材料有效控制水泥水溶性六价铬含量的实践
刘建军
熟料中水溶性六价铬离子严重超标,导致水泥中水溶性六价铬超标,给水泥质量管控造成严重风险。通过调整水泥原材料,在生料配料中利用钢铁厂收尘灰渣代替转炉渣作为铁质材料降低熟料中水溶性铬(Ⅵ)离子,经多次反复验证效果理想,综合成本低,达到预期效果。
2021 Vol. 0 (02): 26- [摘要] ( 17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70 KB)  ( 2 )
28 铁矿污泥用于生料配料的生产实践
石云生
对一种铁矿污泥材料进行了试用,探讨其作为生料中铁质和硅质校正原料的可行性。试用结果表明,铁矿污泥使用量在8%左右时,可以全部替代转炉渣和部分砂岩,同时提高了生料磨和回转窑的台时产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用该材料还满足《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为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性退税。
2021 Vol. 0 (02): 28- [摘要] ( 160 ) HTML (1 KB)  下载 PDF (2366 KB)  ( 1 )
31 水泥净浆结粒的解决措施
赵红俊, 孙长俊
在转型生产P·C42.5水泥后,水泥净浆出现结粒。为消除此现象,某水泥粉磨公司进行技术攻关,采用头脑风暴法和关联图进行逐项分析、排除,确定主要因素为熟料配比高。于是在保证水泥质量前提下降低熟料配比,采取一系列措施,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2021 Vol. 0 (02): 31- [摘要] ( 18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966 KB)  ( 5 )
33 分级燃烧改造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的影响
万亚锋, 张勤友, 邵 东, 侯明波, 曾小庆
分级燃烧改造降低了氮氧化物浓度,减少了SNCR喷氨量,但同时引起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量降低,窑系统稳定性变差等问题。通过调节SMP系统入窑物料蒸汽分散压力,优化废液喷入点及多点喷入,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2021 Vol. 0 (02): 33- [摘要] ( 152 ) HTML (1 KB)  下载 PDF (3153 KB)  ( 1 )
36 电石渣制水泥生产线篦冷机堆雪人的原因与处理
李艳军, 崔军军
将第三代篦冷机更换成第四代篦冷机后,频繁出现堆雪人现象,严重制约着回转窑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采取加强操作管控、优化配料方案和控制出磨煤粉水分等措施,堆雪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保障了回转窑高质稳产运行。
2021 Vol. 0 (02): 36- [摘要] ( 14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07 KB)  ( 0 )
38 矿渣磨烘干热源的技改
高尚升
通过对矿渣磨烘干热源采取的技改措施,拆除燃煤沸腾炉系统和煤炭输送系统,避免了使用燃煤沸腾炉提供热源对大气的污染,进一步增加了窑头低温废气的利用率,降低了矿渣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
2021 Vol. 0 (02): 38- [摘要] ( 16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50 KB)  ( 0 )
       生产设备
40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设备精细化管理的应用
郁国强, 张宝刚, 董克忠, 赵小雷
精细化管理包括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具体应用在设备管理上细化分解成巡检管理、润滑管理、维修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现场管理等若干环节进行优化操作,大力发展“挖潜力、补短板”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完善规章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努力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同时,创新思维,开拓思路,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对生产的驾驭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2021 Vol. 0 (02): 40- [摘要] ( 10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878 KB)  ( 1 )
44 预热器系统降阻节能改造
王 超, 王学飞, 张 平, 陈 普
针对水泥生产线预热器系统阻力高,煤电消耗高等问题,在不整体更换各级预热器旋风筒的情况下,对旋风筒进风口、内筒、撒料箱、分解炉缩口等处进行优化改造,达到了降低系统阻力和煤电消耗的目的
2021 Vol. 0 (02): 44- [摘要] ( 18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79 KB)  ( 1 )
46 煤立磨节能降耗技术改造
胡超龙, 贡利坤, 陈永魁
通过对煤立磨磨辊辊套、磨盘衬板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增大了原煤研磨过程中的研磨区域,从而解决了煤粉细度不达标、电耗高、磨机振动大等问题,为水泥厂同类型磨机改造积累了宝贵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021 Vol. 0 (02): 46- [摘要] ( 10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72 KB)  ( 0 )
48 水泥厂设备故障处理三例
许世同, 郭 宁, 钱良敏, 邢留留
蚌埠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亳州分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P·O42.5水泥散装提升机有时会因自身或下级斜槽各种故障造成设备停机,在停机后因上级斜槽的惯性作用,每次都会有大量水泥冲入提升机底部导致其被积料压死,严重影响生产运行。
2021 Vol. 0 (02): 48- [摘要] ( 17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970 KB)  ( 1 )
51 棒条给料机在石灰石破碎系统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张庆民
近些年来,随着水泥生产线的大幅度上升,优质的矿山出现了全球矿产贫化现象以及枯竭的问题,伴随建材加工中一些新理论的提及,大大增加了对于原矿量的处理,使得破碎设备必须适应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尼日利亚某水泥生产线石灰石破碎工艺中,采用棒条给料机代替板式喂料机后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最终给出一系列建议,以供国内同行借鉴。
2021 Vol. 0 (02): 51- [摘要] ( 120 ) HTML (1 KB)  下载 PDF (2213 KB)  ( 0 )
53 ZGM113G中速辊式磨机静环堆焊修复
栾江涛, 栾晨晨
ZGM113G中速辊式煤磨的喷嘴环由动环和静环组成,静环的结构见图1,正常情况下动环和静环的间隙为5~10 mm。2014年1月检修时,发现静环磨损较大且磨损不均,造成动静环间隙在25~40 mm之间,使此处风速降低,煤磨吐渣量大,此时必须更换动静环。但厂家没有静环现货,且加工周期较长,因此只能对其堆焊维修
2021 Vol. 0 (02): 53- [摘要] ( 12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987 KB)  ( 0 )
       收尘环保
56 分级燃烧技术实现NOx超低排放的应用实践
蒋文伟, 陶从喜, 沈序辉, 梁 乾, 何明海, 苏 军
本文介绍了降低NOx排放浓度的分级燃烧技术——分解炉梯度燃烧自脱硝技术原理,并结合其在5 000 t/d生产线上的技术改造、调试及生产运行情况,阐述了应用分解炉梯度燃烧自脱硝的分级燃烧技术,可在不影响窑系统产质量、煤耗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地降低氨水消耗,并与SNCR系统组合脱硝确保实现NOx≤100 mg/Nm3的超低排放要求。
2021 Vol. 0 (02): 56- [摘要] ( 181 ) HTML (1 KB)  下载 PDF (2816 KB)  ( 1 )
61 SNCR-SCR混合法烟气脱硝技术在水泥行业中的应用 Hot!
倪旭光, 王 涛, 蒋宝庆
某水泥厂对5 000 t/d水泥生产线进行脱硝超低排放改造,在原有SNCR脱硝的基础上,采用混合SNCR-SCR烟气脱硝技术,在预热器C1出口新建高温电除尘器和SCR脱硝系统,氨逃逸控制在2.28 mg/Nm3以下,实现了NOx排放浓度不大于50 mg/Nm3的超低排放要求。
2021 Vol. 0 (02): 61- [摘要] ( 420 ) HTML (1 KB)  下载 PDF (2456 KB)  ( 0 )
       生产设备
64 电石渣制水泥生产线干电石渣库的扬尘治理探索
訾 伟, 张 琦, 屈艳亭
电石渣制水泥相比传统水泥制造业,多了电石渣的储存运输环节,需要面对乙炔的防爆问题。干电石渣扬尘较大,且有微量水分,在温度降低后容易结露导致输送、除尘系统受损失效,存在潜在乙炔聚集爆炸风险,所以对除尘与通风都有较高要求。公司长期受干电石渣的安全环保影响困扰,本文通过对气路、保温、除尘器结构的改造探索,解决了干电石渣入库过程中温降导致的除尘系统凝露、除尘效果较差、输送系统腐蚀、乙炔聚集问题。
2021 Vol. 0 (02): 64- [摘要] ( 14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03 KB)  ( 0 )
       收尘环保
66 新型高处理能力双风道旋风收尘器的应用
张 震
传统旋风收尘器存在效率低、压损大以及处理能力有限的缺陷,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新型双风道旋风收尘器采用双风道形式、高截面风速,克服了中心强制涡流和粉尘的混返现象,提高了除尘效率,降低了压损。同规格的双风道旋风收尘器的处理风量是传统收尘器的2.5倍,处理能力相同时,不但可以减少使用数量,且规格也将进一步缩小。应用新型双风道旋风收尘器后降低了工程投入,同时也节约了生产成本。
2021 Vol. 0 (02): 66- [摘要] ( 12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98 KB)  ( 0 )
68 皮带机下料点粉尘治理技术的应用
刘晓晔, 周建中
皮带机中转下料点处易产生扬尘和溢料,而皮带跑偏后也会导致二次扬尘。针对此问题,引入了自抑尘式导料槽技术、皮带自动纠偏技术、物料支撑床技术等。改造后实现了皮带输送机运行平稳,消除了皮带机下料点粉尘飞扬,以及跑偏后的二次扬尘问题,效果显著。
2021 Vol. 0 (02): 68- [摘要] ( 16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815 KB)  ( 2 )
       技改交流
70 SP锅炉采用双轴双蝶旁通截止阀的改造
谢文虎, 马小红, 马永仓
我公司2 500 t/d水泥生产线配套一组4.5 MW汽轮发电机组于2011年2月投产运行,SP锅炉额定蒸发量为21.5 t/h,AQC锅炉额定发量为8 t/h。余热发电自运行以来随温度变化波动较大,由于窑系统热工不稳定和余热发电管理水平的欠缺,我们忽视了锅炉各处阀门的漏风情况。随着我公司窑系统热工的稳定和余热发电管理水平的提高,开始着手解决系统漏风的问题,以促进我公司余热发电量的进一步提升。
2021 Vol. 0 (02): 70- [摘要] ( 11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25 KB)  ( 0 )
71 气力输送处理旁路放风收集料的优化
张 言, 吕正雄
我公司4 800 t/d回转窑设计日处理500 t城乡生活垃圾,预热器系统中氯、硫等有害元素含量偏高,系统稳定运行受到影响,因此新增一套旁路放风系统,将窑尾烟室至分解炉上升烟道气体放出一部分,降低系统中有害成分的循环富集。但旁路放风系统使用过程中每天会收集8~12 t废料,该废料由于含氯较高,黏附性较强,会黏附在设备上,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旁路放风收集料的输送和处理不当会带来环境污染和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为此我公司寻找一种新的方式对收集料进行输送处理。
2021 Vol. 0 (02): 71- [摘要] ( 15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57 KB)  ( 0 )
73 回转窑液压挡轮压盖螺栓长期频繁断裂的处理
解际强, 李 臣, 单绍仁
我公司5 000 t/d水泥熟料生产线Φ4.8 m×72 m回转窑,使用液压挡轮控制,窑运行过程中,回转窑液压挡轮下轴承压盖螺栓曾在4年内频繁断裂,影响窑的正常运转,经过多次分析及处理,该问题最终得到彻底解决,回转窑恢复正常运转。
2021 Vol. 0 (02): 73- [摘要] ( 16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97 KB)  ( 0 )
74 高浓度收尘器支气管路加装节流控制阀的技改
牛迎东, 种 伟, 吕士诚
水泥磨高浓度收尘器由于工作室多,电磁阀模块又经常出现故障,停机处理不仅影响设备运转率还会使电耗增加。尽管问题小却经常造成磨机停机,是困扰水泥厂的普遍难题。因此,在保障磨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解决电磁阀模块在线更换变得越发重要。
2021 Vol. 0 (02): 74- [摘要] ( 15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86 KB)  ( 0 )
75 原煤堆场导轨间积煤自动清理装置
闫丙辉, 王光辉
我公司4 500 t/d生产线配置的原煤堆取料机为型号为YDQ350/120/60,物料粒度为0~25 mm(90%),物料休止角为35~38°,轨道直径为Φ60 000 mm,总储量为8 500 t,有效储量为5 670 t。堆料机在堆料过程中,由于堆存高度较高,高处的物料会滚落到行走导轨基座内侧,在取料过程中,刮板与导轨基座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而这段距离之间的原煤会形成取料机的盲区,长时间堆积的原煤威胁设备安全运行,容易自燃引发火灾,形成安全隐患。
2021 Vol. 0 (02): 75- [摘要] ( 15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23 KB)  ( 0 )
合作企业
版权所有 © 2015 《水泥》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690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6011385号-5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