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期刊信息

月刊,1974年创刊
主管机关: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
     究所
主  任:王新频
主  编:胡如进
副  主  编:王新频,张 迪
编辑出版:《水泥》编辑部
地  址:北京朝阳区管庄
编辑部电话:(010)65767042
           51164621
广告部电话:(010)65765526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登字
        20170026号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  购 处: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325
刊  号:ISSN 1002-9877
     CN 11-1899/TQ

2019年 0卷 8期
刊出日期:2019-07-30

专题报道
试验研究
生产技术
生产设备
收尘环保
智能控制
电气控制
技改交流
当月整期下载
 
       专题报道
1 水泥工业几种CO2捕获技术的评估 Hot!
王新频
以MEA化学吸收法为参考标准,通过对参考水泥厂进行适当的技改,对纯氧燃烧法、冷却氨水法、膜分离法及两种钙循环法进行CO2捕获技术评估。结果表明,在定义的条件下,这几种CO2捕获技术的CO2减排当量为73%~90%,CO2减排能耗为1.63~4.07 MJ/kg CO2,而MEA化学吸收法CO2减排当量为64%,减排能耗为7.08 MJ/kg CO2;从成本的角度分析,纯氧燃烧法熟料生产成本和CO2减排成本均最低;对于燃烧后CO2捕获技术,参考技术MEA化学吸收法,比其他被评估技术更易于技术改造,其具有对水泥生产的影响小、设备放置不受限制等优势;与水泥生产联系更紧密的是纯氧燃烧法和集成式钙循环法,这两种技术被评估为更具挑战性;由于不同评估指标的技术参数不同,无法评估哪种方法最好,一般水泥厂可以从CO2减排当量和减排能耗上选择,但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空间需求、现有的基础设施或运营经验等。
2019 Vol. 0 (8): 1- [摘要] ( 550 ) HTML (1 KB)  下载 PDF (2122 KB)  ( 0 )
       试验研究
6 水泥水溶性铬(Ⅵ)来源排查试验模型及其应用
杨 柳, 王 强, 夏珍珍
建立水溶性铬(Ⅵ)来源确定试验模型,定量分析水泥、熟料中水溶性铬(Ⅵ)来源。熟料模型使用分析纯试剂配制原材料的替换材料,将原材料和替换材料分别配制生料,并分别在实验室和工厂实际生产条件下粉磨生料、煅烧熟料。水泥模型使用CaSO4·2H2O(分析纯)作为石膏替代材料,通过调整配比和粉磨方式配制水泥样品。最终检测各试验方案制备熟料、水泥的水溶性铬(Ⅵ)含量,设计运算公式定量计算熟料中原材料、生料制备过程、熟料煅烧过程中水溶性铬(Ⅵ)带入率,水泥每种原材料中水溶性铬(Ⅵ)具体含量以及粉磨过程中带入的水溶性铬(Ⅵ)含量。以ZQ公司和SF公司模型应用案例验证模型效果,结果表明运用水溶性铬(Ⅵ)来源确定试验模型可快速定量分析水溶性铬(Ⅵ)具体来源,为下一步采取控制措施提供数据基础。
2019 Vol. 0 (8): 6- [摘要] ( 44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37 KB)  ( 1 )
12 油基泥浆钻屑物理化学分析与水泥窑处置可行性探讨
张 健, 颜 波, 李京涛, 杨泽波, 李福洲
采用XRF荧光分析、TG-MS热重质谱联用分析、TG-DSC综合热分析、煅烧试验分析、XRD分析,对来自四川某地的油基泥浆钻屑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水泥工业协同处置油基泥浆钻屑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油基泥浆钻屑主要成分以SiO2、SO3、CaO和BaO为主,在常温条件下会有一部分挥发性组分逸出;在升温过程中,其中所含的有机质、化石燃料等会在200~500 ℃之间燃烧并释放出一定的热量,同时在1 400 ℃时,会有大量的液相产生,其主要成分变化不大,但是物相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根据其物理化学性质判断,可以从分解炉、窑头、篦冷机窑口底下等部位加入油基泥浆钻屑,进而完成对其资源化利用。
2019 Vol. 0 (8): 12- [摘要] ( 309 ) HTML (1 KB)  下载 PDF (2036 KB)  ( 1 )
       生产技术
16 新型干法水泥窑试烧半干污泥的热工标定及技术分析
谢 胜
通过对越堡水泥原生态污泥(85%水分)处理系统技改为焚烧半干污泥,并对窑系统标准煤耗及实物煤耗进行热工标定及技术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焚烧半干污泥是可行的,处理量为5~10 t/h,对窑系统的产量和热耗影响不大。
2019 Vol. 0 (8): 16- [摘要] ( 31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034 KB)  ( 1 )
19 中子在线配料系统在生产控制中的应用
王许千, 张小龙, 王保军
由于石灰石矿点多,质量波动大,造成生料质量指标合格率低,从而影响水泥窑运行和熟料质量指标。使用中子在线自动配料控制系统后,通过采取适当的调整措施,生料合格率大幅度提升,窑喂料量趋于稳定,熟料煅烧质量整体稳定,三率值合格率KH、SM、IM分别提高10.2%、17.7%和19.3%,使用效果明显。
2019 Vol. 0 (8): 19- [摘要] ( 44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34 KB)  ( 2 )
22 水泥添加矿粉的几点看法
石小芳, 姚红飞, 唐名德
本文从矿粉的进厂验收、不同品种的水泥矿粉最佳掺量、矿粉掺加位置以及矿粉供应不足时应对方法几个方面介绍了水泥添加矿粉时应注意的问题,以便充分发挥矿粉性能,提高水泥质量。
2019 Vol. 0 (8): 22- [摘要] ( 390 ) HTML (1 KB)  下载 PDF (947 KB)  ( 0 )
24 改善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措施
张红巍
水泥需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要严格控制出厂水泥的需水量,减少混凝土塌落度损失。我公司降低水泥需水量的主要措施有优化熟料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及降低水泥温度,效果比较理想。在生产中对这些影响水泥需水量的因素都应加以控制。
2019 Vol. 0 (8): 24- [摘要] ( 364 ) HTML (1 KB)  下载 PDF (969 KB)  ( 2 )
26 调整硫碱比改善熟料性能
赵东明
为满足市场对水泥早期强度的要求,生产中尝试通过调整熟料硫碱比来提高熟料早期强度。分别采用高硫工业废渣配料以及高硫煤搭配利用的措施来调节熟料硫碱比,结果表明,提高熟料硫碱比可以提高熟料3 d强度,但28 d强度呈下降趋势,硫碱比在0.67左右时,熟料3 d强度和28 d强度均能满足公司内控指标要求。
2019 Vol. 0 (8): 26- [摘要] ( 59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05 KB)  ( 6 )
28 论水泥联合挤压粉磨系统之辊压机与Φ3.2 m×13 m球磨机的科学匹配 Hot!
葛 晓
以不同规格的辊压机和Φ3.2 m×13 m球磨机配置形式为实践基础,得出“大辊压机配小球磨机”的配置工艺具有更大的增产节能空间,在满足成品细度等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增加了系统产量,降低了电耗,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9 Vol. 0 (8): 28- [摘要] ( 46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81 KB)  ( 2 )
31 立磨外循环技术的应用实践 Hot!
姚国镜, 秦金平, 杨日巧, 赵剑波, 陈 军, 丁再珍
粉磨电耗在水泥厂总电耗中占有很大比例,直接影响到水泥熟料的综合电耗。外循环立磨技术是立磨系统发展的新阶段。针对已有生料立磨系统进行外循环改造,节能效果显著。为此,特介绍一个生料立磨外循环技术应用实践的案例。
2019 Vol. 0 (8): 31- [摘要] ( 387 ) HTML (1 KB)  下载 PDF (2050 KB)  ( 0 )
       生产设备
34 水泥工业用高效选粉机的型式及选择
孙继亮
水泥工业用选粉机外观型式多种多样,但其分级原理均是基于第三代高效选粉机的分级理论,细究其结构组成可以发现,粉磨工艺配置的选粉机实际就是一个大的非标件,是其基本构件的不同型式组合而成的。粉磨系统配置的选粉机,应根据工艺布置、选粉目的、处理风量、处理物料量、选粉浓度、成品要求细度、待分选物料的物理性质、系统操作模式及维护、保养、检修、零部件更换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来选择选粉机。
2019 Vol. 0 (8): 34- [摘要] ( 37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76 KB)  ( 0 )
37 辊压机稳流仓振动大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肖 贤, 曹清贤
我公司两条年产120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于2011年开始安装调试,2012年年初正式投产,采用Φ4.2 m×13 m水泥磨配备160×140辊压机的联合粉磨系统,投产后系统存在的最大问题为辊压机稳流仓在运行中振动大,现场观察稳流仓下料溜子上下振幅超过10 mm,且仓体剧烈晃动,稳流仓楼面振感明显,后将问题反馈给设计院,设计院技术人员到现场评估后,觉得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暂时可以保证,但长远考虑须做降振措施。
2019 Vol. 0 (8): 37- [摘要] ( 66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79 KB)  ( 2 )
39 降低ATOX生料立磨主电动机电流的经验
赵永帅, 龚万会, 杨永康
根据磨机运行工况对ATOX50磨机电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查找造成磨机主电动机电流持续偏高的原因,从物料性质、设备运行情况、耐磨件磨损状况、挡料圈高度、选粉机静态叶片等方面进行检查,找出了影响磨机电流持续偏高的问题所在,并制定了相关设备维护使用规范和关键部件调整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2019 Vol. 0 (8): 39- [摘要] ( 364 ) HTML (1 KB)  下载 PDF (929 KB)  ( 0 )
41 NC42340三代篦冷机优化改造对熟料质量的影响
毛 文, 杨清平, 颜新传, 姚 琴, 彭忠耀, 杨广建
篦冷机高温段风机运行效率低、风室窜风影响熟料急冷效果,导致熟料矿物相出现解裂、溶蚀现象,影响熟料质量。对高温段风机及风室间密封进行了改造,从篦冷机参数、窑况、熟料岩相、熟料质量等方面对改造效果进行评估。
2019 Vol. 0 (8): 41- [摘要] ( 41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63 KB)  ( 2 )
43 辊压机压力控制分析
楚一晨, 史丽娜
各品牌辊压机控制方法虽有类似之处,但细节均不尽相同,使用效果也褒贬不一。Polysius公司在辊压机控制中引入了辊面压力这一控制节点,在现场使用多年,反响良好,但其对于变量取值范围并没有明确规定,更多的仍需凭借现场操作经验摸索。根据天津院TRP系列辊压机多年的现场使用数据,结合辊压机经典基础参数设计公式和Polysius的辊面压力经验公式,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进而得出确定的辊面压力取值范围。
2019 Vol. 0 (8): 43- [摘要] ( 33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90 KB)  ( 0 )
       收尘环保
46 水泥窑干法脱硫技术的新突破 Hot!
王俊杰, 李艳玲, 房晶瑞
水泥窑干法脱硫技术通常是指将分解炉热生料或外购的CaO、Ca(OH)2等脱硫剂随入窑生料喂入预热器。因投资成本低,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水泥窑干法脱硫技术及影响其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即温度、脱硫剂孔隙结构、烟气CO2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现有水泥窑干法脱硫技术脱硫效率普遍偏低。提出了水泥窑热生料高效脱硫技术,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突出优势。
2019 Vol. 0 (8): 46- [摘要] ( 44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97 KB)  ( 3 )
49 特型旋风收尘器在生料立磨粉磨系统中的应用
姜浩天, 姜树丰
在生料粉磨系统中,为了降低进入收尘器的介质浓度,设计上会在磨机与收尘器之间设置一个预收尘器装置:旋风收尘器。该设备所能承受的假想截面风速,对于设备规格以及收尘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针对国内外项目上应用的一种特型旋风收尘器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分析,采用该特型旋风收尘器可以大幅提高其收尘处理能力,其假想截面风速远高于传统旋风收尘器的计算值与选型标准,大大减小了该设备的规格与设置数量,以及配套的结构工程量的投入。
2019 Vol. 0 (8): 49- [摘要] ( 27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39 KB)  ( 0 )
52 水泥磨袋收尘器改造中新技术的应用
徐浩伟
水泥磨袋收尘器是整条水泥线中众多设备之一,其是否安全运转直接关系着生产线的日常生产。因此,与水泥磨配套的袋收尘器能否正常运转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近年来国家环保排放标准的提高,老旧水泥磨袋收尘器已难以满足新的生产需求,袋收尘器的升级改造迫在眉睫,型式也多种多样,本文结合公司工程改造实例,详细阐述水泥磨袋收尘器改造中新技术的应用。
2019 Vol. 0 (8): 52- [摘要] ( 32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097 KB)  ( 1 )
       智能控制
55 智能袋装水泥装车机器人系统的介绍及应用
褚建伟, 苏 伟, 姬忠全
水泥企业包装车间采用移动式袋装水泥装车机进行袋装水泥装车,普遍存在作业环境差、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介绍的智能袋装水泥装车系统,有效解决了工人在恶劣环境中工作产生的职业病等问题及困境,为同行业类似工作方式装备的智能化开发提供参考。
2019 Vol. 0 (8): 55- [摘要] ( 900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58 KB)  ( 2 )
57 散装水泥定量装车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调试
武新贤, 李大庆, 周富豪, 韩志勇, 徐浩璇
文章在简述散装水泥装车设备的构成及散装水泥装车过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散装水泥定量装车自动控制系统的电路及控制程序的设计思路,及定量装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及调试方法,同时列举了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该系统的成功案例,对同行具有借鉴意义。
2019 Vol. 0 (8): 57- [摘要] ( 42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44 KB)  ( 0 )
       电气控制
61 中控DCS系统通过OPC技术监控HMI的应用研究
贾贵来
OPC技术可以解决不同DCS系统和第三方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问题,方便不同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并且大多数自动化软件都全方位地支持OPC,OPC已成为工业界系统互联的缺省方案。本文以和利时DCS系统监控威纶通HMI为例,介绍OPC技术的实例应用并进行分析研究。
2019 Vol. 0 (8): 61- [摘要] ( 407 ) HTML (1 KB)  下载 PDF (2130 KB)  ( 1 )
64 水泥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张 煜, 黄宇姗
在水泥厂的设计中,电气消防设计既是电气设计的重要部分,也是水泥工程建设中的重点环节。本文针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在国家规范研究基础上提出一些观点,并给出水泥厂电气消防的典型设计,推荐不同生产区域中应选择的火灾报警器类型,供水泥厂电气消防设计参考。
2019 Vol. 0 (8): 64- [摘要] ( 34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90 KB)  ( 0 )
       技改交流
67 熟料生产线头排风机的并联改造
王华民
我公司有两条4 500 t/d的熟料生产线,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投产运行。2017年生产线产量已经达到5 000 t/d,最高可达5 300 t/d。随着熟料产量的不断提高,篦冷机冷却熟料的风量也相应增加,原设计的头排风机的排风量已经不能满足窑头废气处理的需要,头排风机在满负荷运行状态下,仍不能保证窑头微负压(一般为-50 Pa左右),窑头废气处理系统尤其是篦冷机末端的熟料破碎机口位置因密封不严时常出现正压,影响环境卫生及人身安全。为此,我公司于2017年年底协同停窑期间实施了头排风机的并联改造,给头排风机并联了一台小风机,解决了问题。
2019 Vol. 0 (8): 67- [摘要] ( 31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50 KB)  ( 0 )
69 辊式立磨摇臂轴孔和销轴磨损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苏远鹏, 马新贽
对辊式立磨加载摇臂轴孔和销轴磨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改进后解决了摇臂轴孔与销轴之间的磨损问题,缩短了维修工时,降低了维修费用,并提出对摇臂后续的改进方向。
2019 Vol. 0 (8): 69- [摘要] ( 36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357 KB)  ( 0 )
71 音频清仓器在窑尾系统的应用
金光辉, 王瑞显, 宁翠霞, 郎 强
5 000 t/d生产线正常运行过程中,分解炉缩口和下料管会因有害成分产生不同程度的结皮,严重影响窑内通风和系统安全运行,清理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分解炉缩口和下料管上安装音频清仓器,实现全程自动化清理结皮,无需人工手动清理,避免了人工清理带来的安全隐患,保障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019 Vol. 0 (8): 71- [摘要] ( 33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77 KB)  ( 1 )
72 通过润滑油PQ指数变化判断立磨磨辊轴承损伤情况
陈 斯
我公司1条10 000 t/d熟料生产线于2017年11月份点火投产,为保证设备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关键设备每季度定期取油品进行理化性能指标检测,了解设备油品状态情况。2018年6月份周期油品检测发现一台立磨磨辊油液PQ指数严重超标,PQ指数正常值在50以下,数值越大说明润滑油中铁系金属的含量越多,表明设备存在异常磨损越严重。通过分析,判断磨辊轴承损伤是造成PQ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2018年8月份窑系统检修时对该磨辊进行拆检发现轴承存在损伤现象。
2019 Vol. 0 (8): 72- [摘要] ( 59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002 KB)  ( 1 )
73 生料均化库控制系统技术改造
张 红, 阮黎明
我公司新型干法二厂2 500 t/d生产线于2009年4月投入生产,均化库生料粉入预热器采用冲板流量计计量下料,后因下料计量不精确于2010年1月改为均化充气柜控制下料,并配套使用TS901型皮带秤进行物料计量,冲板流量计改为备用。
2019 Vol. 0 (8): 73- [摘要] ( 35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49 KB)  ( 0 )
       当月整期下载
74 2019年第8期整期电子版(含封面、目录、广告等)
2019 Vol. 0 (8): 74- [摘要] ( 34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8399 KB)  ( 0 )
合作企业
版权所有 © 2015 《水泥》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690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6011385号-5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