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期刊信息

月刊,1974年创刊
主管机关: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
     究所
主  任:王新频
主  编:胡如进
副  主  编:王新频,张 迪
编辑出版:《水泥》编辑部
地  址:北京朝阳区管庄
编辑部电话:(010)65767042
           51164621
广告部电话:(010)65765526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登字
        20170026号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  购 处: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325
刊  号:ISSN 1002-9877
     CN 11-1899/TQ

2019年 0卷 07期
刊出日期:2019-07-01

专题报道
试验研究
生产技术
生产设备
收尘环保
电气控制
计量监测
技改交流
当月整期下载
 
       当月整期下载
0 2019年第7期整期电子版(含彩色广告)
2019 Vol. 0 (07): 0- [摘要] ( 247 ) HTML (1 KB)  下载 PDF (43930 KB)  ( 0 )
       专题报道
1 正确把握世界水泥协会(WCA)和全球水泥与混凝土协会(GCCA)之间的竞合关系,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高长明
世界上第一位发现“全球变暖”趋势及其原因的是美国著名气候学先锋、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教授 Wallace Smith Broecker(1932-2018)。1975年他发表了一篇论文,最早提出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导致明显的全球变暖的理论。之后大量长期的检测结果证明了其理论的正确性。1 981~1990年,全球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主要是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所致。
2019 Vol. 0 (07): 1- [摘要] ( 36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81 KB)  ( 0 )
4 水泥工业几种CO2捕获工艺介绍 Hot!
王新频
详细介绍了MEA化学吸收法、纯氧燃烧法、冷却氨水法、膜分离法、分体式钙循环法和集成式钙循环法6种水泥厂可行的CO2捕获技术的工艺流程、原理以及对水泥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实践证明,MEA化学吸收法是可行的,但不一定是最节能的。从理论上讲,这几种CO2捕获方法技术上都是可行的,但捕获效率、能耗、经济效益等可能会有差异。
2019 Vol. 0 (07): 4- [摘要] ( 444 ) HTML (1 KB)  下载 PDF (2569 KB)  ( 0 )
7 江西某水泥灰岩矿山的绿色矿山建设及改进措施
王 荣, 廖正彪, 栗红玉, 赵 翔, 汪瑞敏, 吕亚伟, 朱向国, 陶翠林
根据我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要关闭技术落后、破坏环境的矿山并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实施绿色矿山的建设是今后矿山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针对江西某水泥企业的灰岩矿山及其加工生产线目前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的要求,设计了该项目的绿色矿山建设及整改方案,主要从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环境美化和技术升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分别包括矿山和生产线两方面的内容。
2019 Vol. 0 (07): 7- [摘要] ( 538 ) HTML (1 KB)  下载 PDF (3879 KB)  ( 0 )
       试验研究
11 全固废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的形成研究 Hot!
王晓丽, 李秋义, 陈帅超, 岳公冰
以脱硫石油焦渣、粉煤灰及电石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辅掺少量铝矾土,烧制一种以无水硫铝酸钙(C4A3S)、硅酸二钙(C2S)和铁铝酸四钙(C4AF)为主要矿物的绿色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利用XRD和TG-DSC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及升温速率对水泥熟料烧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水泥熟料的烧成温度在1 200~1 300 ℃之间,煅烧区间为100 ℃,最佳煅烧温度为1 280 ℃,保温时间45 min及升温速率10 ℃/min,该煅烧条件下制得的水泥熟料1 d、3 d、28 d强度分别可达32.7 MPa、37.5 MPa和58.5 MPa,当煅烧温度高于1 300 ℃或煅烧时间过长时,容易造成C4A3S的分解,从而影响水泥熟料性能。
2019 Vol. 0 (07): 11- [摘要] ( 351 ) HTML (1 KB)  下载 PDF (2055 KB)  ( 1 )
16 关于第三系列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及其碱度系数计算的商榷
肖忠明, 郭俊萍
鉴于对第三系列水泥熟料中铁相矿物存在形式的分歧,本文通过三个第三系列水泥熟料的X-射线图谱对铁相矿物的存在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三系列水泥中的铁相矿物以铁铝酸钙共融体的形式存在,可以C4AF进行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对第三系列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计算公式、碱度系数公式按照鲍格法进行了推导。
2019 Vol. 0 (07): 16- [摘要] ( 405 ) HTML (1 KB)  下载 PDF (2147 KB)  ( 1 )
20 矿渣易磨性及立磨球磨矿粉性能对比分析 Hot!
蔡文举
对纯矿渣和15%石灰石+85%矿渣易磨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纯矿渣易磨性差,不易提升比表面积,但45 μm筛筛余细度较小。石灰石明显改善矿渣易磨性,提高比表面积,拉宽了成品颗粒级配,但45 μm筛筛余较大,细度不易控制。立磨和球磨成品矿粉,同比表面积条件下,活性指数基本相近,但球磨矿粉成品流动度比性能更好,试验表明当矿渣粉磨至成品比表面积在430 m2/kg时,其流动度比和活性指数最好。
2019 Vol. 0 (07): 20- [摘要] ( 40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59 KB)  ( 2 )
       生产技术
23 提高现有余热发电系统热效率的新思路探索
李 源, 毛 睿, 任利明, 胡胜林, 杜学森, 岑可法
提出了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的技术路线,以解决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普遍存在的余热锅炉排烟温度过高和蒸发量不足的问题。提出的两种余热深度利用方案,分别为窑头余热锅炉排烟余热回收至给水系统技术路线(方案一)和窑头窑尾余热锅炉能量优化配置技术路线(方案二)。方案一通过加热窑头余热锅炉给水温度,将窑头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从115 ℃降低至85 ℃,提高了系统余热利用效率。方案二通过优化能量在窑头和窑尾余热锅炉之间的分配,将窑尾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从219 ℃降低至201.3 ℃,提高了系统余热利用效率。方案一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年收益为101.24万元/年,静态投资为190万元,静态投资回报期为1.88年。方案二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年收益为210.88万元/年,静态投资为165万元,静态投资回报期为0.78年。这两种方案均在节能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对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深度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9 Vol. 0 (07): 23- [摘要] ( 51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964 KB)  ( 2 )
28 Φ4 m×60 m水泥窑系统节能环保改造及调试体会
李生钰, 尚再国, 何俊秀, 焦继先, 张兰军
对2001年建成投产的一条Φ4 m×60 m高海拔水泥窑系统进行了节能环保改造。重点介绍了预热器采用的低阻型旋风筒技术、分级燃烧降氮技术、煤磨创新改造方案以及调试体会。整体改造取得较好效果。
2019 Vol. 0 (07): 28- [摘要] ( 40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60 KB)  ( 0 )
31 水泥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优化与实践
王乃景, 钟 根, 康 宇, 陈星华
以某水泥公司大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为例介绍了其多种粉磨工艺可切换的工艺流程、设备配置、优化措施及实际应用情况。经过优化调整后的实践结果表明,采用180-140辊压机配Ф3.8 m×14.5 m球磨机的联合粉磨系统,生产P·O42.5R水泥台时产量可达到224 t/h,水泥工序电耗可降到23.6 kWh/t,电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019 Vol. 0 (07): 31- [摘要] ( 387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12 KB)  ( 3 )
34 生料粉磨系统用辊压机替代中卸烘干磨改造实例分析
葛 晓, 张保龙, 许小利
以辊压机生料终粉磨系统的实际应用为基础,对生料粉磨系统技改前后设备运行参数、生料成品性能、产量和电耗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辊压机生料终粉磨系统后,在满足成品细度等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增加了系统产量,降低了电耗,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19 Vol. 0 (07): 34- [摘要] ( 335 ) HTML (1 KB)  下载 PDF (2458 KB)  ( 0 )
37 高海拔地区水泥窑富氧燃烧技术研究与实践 Hot!
张仲明, 何胜平, 魏虎杰
利用氯碱化工配套企业PVC厂产生的富余外排氧气,与处理工业废渣的水泥厂回转窑煅烧系统相连接,实现煅烧用燃煤富氧燃烧,提高燃尽率和燃烧温度,达到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热耗,降低水泥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可实现减少废气排放中NOx、CO2等物质的排放量,实现氯碱化工生产配套系统的富氧循环的高效利用。
2019 Vol. 0 (07): 37- [摘要] ( 42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20 KB)  ( 2 )
41 生料细度对易烧性和粉磨功耗的影响
马传杰, 王升平, 周 斌
通过对不同细度生料的易烧性及粉磨功指数进行试验研究后,得出当生料的80 μm细度小于17%时,f-CaO与生料细度呈指数关系,随着细度的变粗,f-CaO增加。生料细度每增减1%,f-CaO升高或降低0.1%。但是当80 μm细度大于17%时,f-CaO与细度的关系比较复杂,呈多项式分布。随着生料80 μm细度的减小,生料的粉磨功耗逐渐升高,物料难磨。当生料细度每降低1%时,生料粉磨功耗将增加0.1~0.2 kWh/t。生料中位径D50与粉磨功耗的关系式为:D50×Wi11.5=1.48×1015。
2019 Vol. 0 (07): 41- [摘要] ( 38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59 KB)  ( 2 )
       技改交流
44 水泥回转窑窑门装置的改造
曾宪军, 刘力新, 许文彪
我公司2×3 000 t/d生产线采用100%电石渣配料,回转窑规格均为Φ4.3 m×66 m。原有窑门装置如图1所示,窑门装置通过四个轮子活动地安放在窑头平台运行轨道上,后壁镶嵌有耐火材料并与高温烟气接触,前端装有燃烧器,通过窑门中间预留燃烧器孔深入窑头罩内。回转窑检修时由中间向两侧推开,窑门下边缘在轨道上向两侧移动,打开窑门。回转窑正常运行时,窑门关闭,用于密封并防止大量空气进入,减少热损失,同时保持窑头负压,保持二次风温度,确保人员操作安全。窑门装置两侧和中间有挂钩装置,在窑门关闭时,挂钩处使用楔铁锁住。单扇窑门上部各有两个吊钩,用于起吊安装和维修窑门使用。
2019 Vol. 0 (07): 44- [摘要] ( 49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00 KB)  ( 1 )
       生产设备
46 喷射式插袋机介绍及其结构改进
徐大卫
插袋机在国外应用较为普遍,但在国内应用较少。为提高插袋效率,减轻环保压力,一些水泥企业开始计划用插袋机代替人工插袋。插袋机主要分摆臂式和喷射式两种,现以喷射式插袋机为例,介绍了其结构原理与工作流程,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改进方案。
2019 Vol. 0 (07): 46- [摘要] ( 48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919 KB)  ( 6 )
       技改交流
51 回转窑翻瓦事故处理的经验和教训
褚衍朋, 姜德生, 梁孝华, 张宝民, 孔祥锋
我公司3#回转窑Φ4.8 m×74 m,三挡支撑,带液压挡轮,斜度4%,设计产量5 000~6 000 t/d。2017年10月14日17点5分,现场岗位人员接到中控通知,三挡托轮瓦温升高,已达到70 ℃,无法控制,要求现场抓紧排查。经排查发现,三挡4#瓦已有轻微冒烟,随即反馈中控,减少投料量,降低窑速,并准备止料停窑,随后听到托轮内部有响声,于17点16分止料停窑,停窑的瞬间造成翻瓦。
2019 Vol. 0 (07): 51- [摘要] ( 342 ) HTML (1 KB)  下载 PDF (2274 KB)  ( 1 )
       生产设备
53 应用新型筛板提高打散分级机选粉效率
陆赤音, 张笑宇, 郭春宇
通过研究打散分级机筛分板的构造及筛选过程,分析不同筛分板的有效筛滤面积和通孔率,对打散分级机的筛分板进行了改造,应用新型篦式筛分板代替原有网孔式筛分板,使得物料在打散分级机筛分板上的有效行程增长,选粉效率提高,打散分级机回料中细粉含量减少,辊压机的无用功减少,磨机台时产量提高。
2019 Vol. 0 (07): 53- [摘要] ( 39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856 KB)  ( 0 )
55 皮带输送机落料点和中转站抑尘装置技改
苏 伟, 褚建伟, 姬忠全
皮带输送机落料点和中转站粉尘污染治理一直是企业头痛的顽疾问题,并且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工业粉尘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扬尘综合整治迫在眉睫。通过皮带输送机中转站扬尘分析及技术攻关,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及困境,为同行业有类似工况的企业提供参考。
2019 Vol. 0 (07): 55- [摘要] ( 40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69 KB)  ( 0 )
       收尘环保
57 TSD分解炉烧成系统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改造实践
李 涛, 周太峰, 苏清峰
通过增加TSD分解炉燃烧器的数量,并改变其布置形式,以及改造C4下料管,经过适当的生产调试及强化系统工艺管理,可以实现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由原来的260 mg/Nm3降低到100 mg/Nm3以下,SNCR还原脱硝氨水用量由原来的1.1 t/h降低到0.6 t/h,改造效果明显。
2019 Vol. 0 (07): 57- [摘要] ( 40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05 KB)  ( 1 )
       计量监测
59 科里奥利定量装车系统在水泥散装中的应用
陈立新, 吴吉胜
介绍了科里奥利定量装车系统的物料适用性、不同工况下的设计结构和安装方式以及在水泥散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论证了科里奥利定量装车系统在从源头避免超载、提高水泥企业发散效率、帮助水泥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方面的优势。
2019 Vol. 0 (07): 59- [摘要] ( 436 ) HTML (1 KB)  下载 PDF (2525 KB)  ( 0 )
       电气控制
62 VCS可视化断路开关在水泥企业能源隔断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顾 快, 胡 伟, 郭占山, 张存金
由于水泥生产形势紧张,受到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管不到位、安全防护措施不齐全等因素影响,水泥企业安全事故频发。VCS可视化断路开关是低压设备能源隔断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从外观设计、控制原理和安全联锁工作原理以及日常使用方面介绍其在水泥企业能源隔断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019 Vol. 0 (07): 62- [摘要] ( 33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823 KB)  ( 0 )
64 模糊控制技术在冀东水泥璧山公司分解炉上的应用
马庆海, 史 鑫, 郝晓辰
分解炉中的煅烧分解过程具有大滞后、非线性、强耦合的特性。手动或传统方法的控制使分解炉温度波动较大。通过分析分解炉煅烧过程的特性,设计出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分解炉温度控制系统。实际应用表明,相比手动控制方式,该模糊控制系统可使分解炉温度波动控制在0.5%以内,同时降低了煤耗。
2019 Vol. 0 (07): 64- [摘要] ( 296 ) HTML (1 KB)  下载 PDF (3449 KB)  ( 0 )
68 生料均化库控制系统技术改造
张 红, 阮黎明
我公司新型干法二厂自2009年4月投入生产,均化库生料粉入预热器采用冲板流量计计量下料,后因下料计量不精确于2010年1月改为均化充气柜控制下料,并配套使用TS901型皮带秤进行物料计量,冲板流量计为备用。
2019 Vol. 0 (07): 68- [摘要] ( 34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78 KB)  ( 0 )
       技改交流
69 煤粉制备输送系统优化改造
宁翠霞, 金光辉, 郎 强
我公司煤粉制备系统出磨成品煤粉采取螺旋输送机输送到煤粉仓的工艺流程,因螺旋输送机维修量大,设备故障率高,于2017年1月实施了煤粉输送系统改造,拆除螺旋输送机4台,直接安装下料溜子进入煤粉仓,提高了设备运行质量,降低了维修工作量,减少了配件消耗,同时降低了电耗,窑系统运行良好。
2019 Vol. 0 (07): 69- [摘要] ( 36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36 KB)  ( 0 )
70 立磨张紧拉杆液压缸缸盖漏油的处理
单绍仁, 金红波, 刘先成, 李国伟
我公司5 000 t/d生产线生料磨采用MPS5000B立磨,投产6年后立磨1个张紧拉杆液压缸缸盖处漏油,连续2次更换密封件,缸盖处还是漏油,经过仔细观察和处理,最终彻底解决了漏油故障。
2019 Vol. 0 (07): 70- [摘要] ( 291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93 KB)  ( 1 )
71 余热发电除氧工艺的技改
杨 杰, 黄 强, 王 辉
我公司余热发电二期发电机组于2011年投产,由中信重工设计,设计发电量9 MW。多年来锅炉水含氧量一直很高(300 μg/L),虽然采取了一定措施,但问题一直没得到彻底解决。针对这种情况,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技改,技改后锅炉水含氧量降到50 μg/L以下。
2019 Vol. 0 (07): 71- [摘要] ( 35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61 KB)  ( 0 )
72 煤磨烘干热源取风的优化改造
李雄英, 李海雁, 刘永生, 黄宁江
将煤磨烘干热源由窑尾高温风机出口处引风改为从AQC炉1#沉降室侧取风,改造后,熟料标准煤耗下降,有利于稳定生产,对余热发电系统影响不大,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2019 Vol. 0 (07): 72- [摘要] ( 34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90 KB)  ( 0 )
合作企业
版权所有 © 2015 《水泥》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690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6011385号-5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