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区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RSS
Email Alert
    期刊信息

月刊,1974年创刊
主管机关: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
     究所
主  任:王新频
主  编:胡如进
副  主  编:王新频,张 迪
编辑出版:《水泥》编辑部
地  址:北京朝阳区管庄
编辑部电话:(010)65767042
           51164621
广告部电话:(010)65765526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登字
        20170026号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订  购 处:全国各地邮局
邮发代号:2-325
刊  号:ISSN 1002-9877
     CN 11-1899/TQ

2018年 0卷 10期
刊出日期:2018-09-28

试验研究
分析测试
生产技术
生产设备
收尘环保
电气控制
技改交流
分析探讨
当月整期下载
政策导向
 
       政策导向
1 拓展发展路径 创新发展格局将建材新兴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在建材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大会上的报告#br#
乔龙德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提出了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建材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和制品工业,经过几十年来的努力,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目前传统建材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以增量为主的发展方式和雷同技术复制的方式已经一去不复返,当下去产能、补短板、发展绿色建材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行业主旋律。转型的主要支撑是由传统产业为主体向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由建材制造业向建材服务业延伸,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由高速中低档为主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转折。
2018 Vol. 0 (10): 1- [摘要] ( 230 ) HTML (1 KB)  下载 PDF (972 KB)  ( 0 )
6 东北水泥目前靠自律与错峰生产已经不足自救必须找准产能严重过剩的根由将去产量转向去产能才能解决东北的水泥问题
乔龙德
在听取汇报并与大家进行讨论的基础上,乔龙德会长指出东北水泥产能利用率继续下降不足40%,连续三年多大多数企业都在亏损和亏损的边缘,这不是东北水泥企业不努力,不错峰,关键的问题是产能还在增加,合规的不合规的都在置换产能,而实际需求连续下降,东北水泥企业用四个月的生产保全年的生存,企业已经很努力了,水泥价格也已经不错了。这一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错峰生产和行业自律是现阶段去产量平衡市场需求和稳定市场价格、保证经济效益的良策,但是无论是自律还是错峰都要有一定的产能利用率的基础才能产生效应,产能利用率低于60%尤其低于50%之后,自律与错峰生产等办法已无法起到扭亏和盈利的效应。
2018 Vol. 0 (10): 6- [摘要] ( 268 ) HTML (1 KB)  下载 PDF (698 KB)  ( 0 )
       试验研究
7 生料易烧性指数K1450的计算和影响因素研究与应用实践 Hot!
郭随华, 任兵建, 姚 燕, Abdellatif Boumiz
生料易烧性指数K1450是一个与C3S形成化学反应速度常数成正比的技术参数,可根据配入煤灰掺入量后的生料化学成分及1 450 ℃煅烧样品的f-CaO含量进行计算。K1450值越高,表明生料易烧性越好;其显著性影响因素包括生料中粗颗粒石英含量、氟离子含量、熟料设计的液相量和铝率。根据K1450数值高低,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水泥窑熟料煅烧热耗的相对变化;当K1450从30提高至70,熟料煅烧热耗可降低10%以上。易烧性较好的生料(K1450>70),由于可在更快的升温速率和更短的高温带通过时间下实现熟料烧成,且可显著减轻窑内还原气氛,因此熟料煅烧热耗较低;若通过进一步优化,使熟料中的A矿能够获得合理的晶体大小及矿物形貌,可显著提高熟料的活性。
2018 Vol. 0 (10): 7- [摘要] ( 1301 ) HTML (1 KB)  下载 PDF (2529 KB)  ( 2 )
14 数值模拟研究喷煤比例对NST型分解炉氮氧化物的影响
柯盛强, 黄洋洋, 陈 涛, 高宇蕾, 齐砚勇
NST分解炉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解炉之一,分解炉的三次风管偏心斜切入分解炉锥部,两个燃烧器位于三次风管的左右两侧,三次风单向入炉的方式使得两个燃烧器处于不同的O2浓度中。分解炉中燃料型的NOx占90%以上,O2浓度是影响燃料型NOx生成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根据该分解炉的结构特点和燃料型NOx的形成机理,本文应用CFD软件,通过改变两个燃烧器的用煤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分煤比例对NST分解炉NOx的形成及分布影响。模拟结果为该类分解炉降低NOx的操作方式和改造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8 Vol. 0 (10): 14- [摘要] ( 403 ) HTML (1 KB)  下载 PDF (3700 KB)  ( 0 )
       分析探讨
20 也谈“当前水泥工业若干误区及其探讨”
谢克平
看到《水泥》杂志(2017年11、12期)连续两期刊登“当前水泥工业若干误区及其探讨”为题的文章(后简称“丁文”),得知作者是对生料料耗的计算有看法,不但认为国家标准(GB/T 27978)存在严重问题,而且对我在《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精细操作与管理》一书中建议的计算公式提出商榷,并欢迎业内人士探讨。既然如此,我理所应当回复,以表示尊重不同看法,并仍以原标题为题。
2018 Vol. 0 (10): 20- [摘要] ( 32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14 KB)  ( 2 )
       生产技术
23 沙特SPCC公司LM56.3+3立磨在水泥终粉磨系统的应用及调试 Hot!
商建平, 金凯军, 徐占辉, 张广元
本文通过对Loesche公司LM56.3+3水泥立磨的调试操作和使用,探讨水泥立磨相对于生料立磨的不同特点,阐述挡料环高度、料层厚度、研磨工作压力等参数是水泥立磨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结果表明,水泥立磨终粉磨工艺,在节能降耗、生产操作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很多优点,和其他传统粉磨工艺相比,有突出的先进性。
2018 Vol. 0 (10): 23- [摘要] ( 41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99 KB)  ( 0 )
28 立磨在水泥与矿渣生产转换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张宴山
目前立磨在水泥、矿渣生产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但一台立磨既能生产水泥又能生产矿渣应用还是不多,我区域公司4 500 t/d生产线配套年产200万吨水泥,原生产P·O42.5水泥,配比为:熟料80%、石灰石5%、石膏5%、粉煤灰3%和矿渣7%。因市场需求需将水泥立磨能同时适应粉磨矿粉,为此,该公司从2016年开始采用转换生产模式,经过一年多生产调试,目前可以轻松将水泥与矿粉进行随时调换生产,满足企业最大化效益。现将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与大家分享。
2018 Vol. 0 (10): 28- [摘要] ( 32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66 KB)  ( 0 )
30 改性粉状磷石膏的应用实践
常乔平
当前我国水泥企业正向着转型升级、节能降耗、优质高产、绿色生态、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趋势发展。我公司为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将磷石膏变废为宝,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利用粉状磷石膏。本文主要对不同改性磷石膏与天然石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做了研究探讨,其次对改性磷石膏水分高、比表面积高、黏附性强等特性带来的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对粉状磷石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案。
2018 Vol. 0 (10): 30- [摘要] ( 33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65 KB)  ( 1 )
32 浅谈提高熟料后期强度的措施
何 维, 吴 缰, 黄 凯, 何叙涵, 颜新传
葛洲坝兴山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2 500 t/d水泥生产线回转窑规格为Φ4 m×60 m,窑尾采用RF5/2500单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带NST-I型分解炉。自2017年3月份开始,熟料质量出现下滑,28 d抗压强度由最初的58 MPa下降到54 MPa。3~5月份在53~54 MPa之间,有时甚至低至52 MPa。由于市场水泥需求较大,中途未安排停窑检修,虽然采取了调整措施,但并未取得效果,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5月底。至6月份检修开始我们针对问题逐步寻求解决方法,熟料28 d抗压强度提高到现阶段的59 MPa以上。
2018 Vol. 0 (10): 32- [摘要] ( 37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56 KB)  ( 0 )
35 水泥凝结时间偏长的原因分析
许明军
2018年4月初,我公司生产的矿渣32.5水泥凝结时间突然偏长,水泥终凝时间较之前偏长60多分钟,随后就有用户反映我公司的矿渣32.5水泥脱模时间延长较多。经过现场查看,对该投诉进行了分析:(1)该混凝土构件在室外成型,成型当天气温偏低(晚上气温在0 ℃以下),也没有覆盖养护;(2)该批次水泥凝结时间偏长,终凝340 min左右。
2018 Vol. 0 (10): 35- [摘要] ( 69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84 KB)  ( 3 )
36 降低水泥需水量的措施
康 熹
随着市场对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的要求逐步提高,降低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提高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相容性成为水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技术攻关改进之前,我公司出厂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为29.2%,通过对水泥配料方案的优化和水泥粉磨工艺的综合改进,出厂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降至27.6%以下。
2018 Vol. 0 (10): 36- [摘要] ( 36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55 KB)  ( 5 )
38 浅谈核电熟料原材料优选及生产控制要点
孙 琳, 付海军
核电熟料原材料质量是否能够满足生产要求,要通过试验确认。试验证明,虽然转炉钢渣在化学成分上优于铁尾矿,但转炉钢渣对窑磨系统的运行均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核电熟料质量。通过调整生料细度、减少窑喂料量、降低窑速、提高窑系统的二次风温等措施,稳定窑系统运行参数,有效解决了核电熟料在煅烧过程中存在的液相量不足、黏度偏低以及烧结温度范围窄等难题。
2018 Vol. 0 (10): 38- [摘要] ( 37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35 KB)  ( 0 )
41 水泥设计过程中图文档管理系统的研究
田 英
在水泥生产线设计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图纸及各类文档,仅以电气部门为例,所绘制的图纸有电气原理图、抽屉柜排列图、配电系统图、端子接线图及电气布线图,各种电子文档包括管线表、设备材料表、负荷计算书、点号表、马达清单和电气设备表等。目前国内水泥设计院所大都采用AutoCAD进行图纸绘制,各种文档、表格运用微软WORD、EXCEL进行汇总。这些图文档日益增多,但都分布在各个设计人员的计算机中,文件格式及版本各异,难以统一管理。
2018 Vol. 0 (10): 41- [摘要] ( 28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524 KB)  ( 0 )
44 电石渣干燥系统的技改
鲁 斌, 李红荣
我公司2×3 000 t/d生产线是年产110万吨PVC循环产业配套项目,一线电石渣水分为30%~35%,二线电石渣水分为6%~10%。由于一线的湿电石渣总量多于二线的干电石渣,致使一线电石渣过剩,二线电石渣不足。后期引入一二线电石渣互换系统用于平衡生产,将一线部分湿电石渣输送至二线与干电石渣汇合后,进入长皮带、FU拉链机、滤饼机,最后进入干燥管,干燥后的电石渣经旋风筒收集进入干粉库用于生料配料,干粉水分要求小于1.0%。本文就我公司干电石渣生产线引入湿电石渣后对干燥系统改造的措施进行简要概述。
2018 Vol. 0 (10): 44- [摘要] ( 323 ) HTML (1 KB)  下载 PDF (960 KB)  ( 0 )
       生产设备
45 仿制版史密斯SF型推动棒式篦冷机的升级改造
贾宝贵, 高长明, 张小龙
1997年初丹麦史密斯公司首创的世界水泥工业第一台第四代熟料篦冷机在意大利的Monselice水泥厂顺利投产成功。这是一台SF(FLSmidth-Fuller)2×5型推动棒式篦冷机,设计产量2 000t/d。它将熟料冷却与输送的功能分开,采用固定篦床,消除篦下漏料,研发了冷却空气自动调节阀MFR等新技术新专利,开创了熟料冷却的第四代新理念新装备。2009年在全球230台早期第四代篦冷机多年实际操作运转经验的基础上,史密斯公司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进与完善,推出了最新的CB(Cross Bar )型十字棒式篦冷机。
2018 Vol. 0 (10): 45- [摘要] ( 30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87 KB)  ( 0 )
47 粉流掣的粉体动力学研究
陈立明
长期以来,工业粉体的动力学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特别是以粉体为生产目标的水泥行业,这种研究更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导致全行业生产中的粉体控制严重落后于对流体和固体原料的控制水平。本文仅以均化库使用中顽症的解决为例,充分说明对粉体性质的研究,十分必要。
2018 Vol. 0 (10): 47- [摘要] ( 32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649 KB)  ( 0 )
51 大型粉状物料储库的改造
王相宏, 韩高昇
我公司一期电石渣储库因水分较高,在库内壁及库底黏附、板结、且硬化,库内卸料料流呈现漏斗状,使库底充气箱逐渐失效,无法使物料呈流态分布,因其单库储量大,且在储存过程中有大量残留乙炔气等可燃气体,清理时非常危险,人工无法清库,持续使用有效库容降低。为此,在我公司二期电石渣储库施工时,改变了库内结构,增设一个减压锥,分解垂直压力,库直筒与锥体连接处做环形充气流化管,强化分区喷吹,破坏物料结拱。本项改造完成后,卸料时再无漏斗及边壁效应,使用效果良好。
2018 Vol. 0 (10): 51- [摘要] ( 325 ) HTML (1 KB)  下载 PDF (2539 KB)  ( 0 )
53 陶瓷研磨体用于磨制超细粉煤灰的生产实践
张志村, 刘相奎, 何 勇
山东某公司因地理位置原因,到厂矿渣价格较高,且不能保证稳定供货,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但该公司周围粉煤灰资源丰富,到厂价格也低。如何在保证水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水泥中粉煤灰掺加量,一直是努力的重点。同时,开辟超细粉煤灰在商品混凝土领域的应用,也可为公司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为此,自2017年5月份起,利用一台Φ3.2 m×13 m闲置开路磨进行超细粉煤灰的试生产工作,至2018年4月31日已累计生产比表面积大于650 m2/kg的超细粉煤灰3万余吨,除了本公司生产水泥作混合材使用,还可销售给其他公司,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也为超细粉煤灰的球磨机工业化生产探索了一条新的可行的技术路径
2018 Vol. 0 (10): 53- [摘要] ( 373 ) HTML (1 KB)  下载 PDF (1075 KB)  ( 0 )
56 轮带挡圈断裂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探讨 Hot!
贲道春
从回转窑使用过程中整体挡圈断裂机理分析入手,分别从结构设计、加工工艺、配对标记、安装等角度提出了避免整体挡圈断裂问题发生的方法和建议。具体介绍了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膨胀间隙的测量、推算、判断和控制方法。得出结论:在结构设计、加工工艺、配对标记、安装等四个方面把握好间隙控制方法,完全可以避免整体挡圈因热膨胀原因产生的断裂问题;制造和安装中保证挡圈周长达到设计对应直径的要求,是防止挡圈热态断裂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通过挡圈和垫板之间周向位移量的测量,能够判断冷态或热态回转窑挡圈和垫板之间是否存在间隙,能够推算冷态或热态挡圈和垫板之间的间隙实际值,能够判断是否存在因间隙问题导致挡圈断裂的隐患。
2018 Vol. 0 (10): 56- [摘要] ( 46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99 KB)  ( 1 )
59 热成像仪在水泥窑耐火材料监测中的应用
李雄英, 刘延东, 李海雁
为有效掌控水泥窑生产中各种耐火材料运行信息和趋势变化,使因耐火材料造成的工艺隐患在萌芽状态得到及时处理,杜绝窑系统工艺重大事故的发生,塔牌集团引入了工艺耐火材料状态监测的管理手段。通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对提高工艺检修的预知性和可靠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8 Vol. 0 (10): 59- [摘要] ( 288 ) HTML (1 KB)  下载 PDF (1738 KB)  ( 0 )
61 回转窑上过渡带耐火砖脱落原因分析
孙善文
某公司一条5 000 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由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设计。运行十余年来,年产量、吨熟料煤耗、电耗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2018年春节大修期间,更换了烧成带及上过渡带30~38 m处耐火砖,工程采取大包形式由外委队伍实施。回转窑投料后的第70 h,窑筒体33 m处(自窑头向窑尾方向)出现高温,面积约200 mm×400 mm,并迅速升高到450 ℃以上,高温面积、温度值有进一步扩大、升高趋势,断定耐火砖脱落,立即停窑抢修。
2018 Vol. 0 (10): 61- [摘要] ( 412 ) HTML (1 KB)  下载 PDF (959 KB)  ( 1 )
       收尘环保
62 水泥工业SCR脱硝技术经济分析 Hot!
周 荣, 韦彦斐, 吴 建
火电厂、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升及超低排放的大力推行,导致行业间污染物排放标准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水泥工业NOx控制标准有严格化趋势,进一步严格到不超过100 mg/Nm3,甚至更低,需进一步实施SCR脱硝改造。对比研究国内SCR脱硝试验与国外试验装置和示范工程发现:中温高尘SCR脱硝技术更加可靠,节距11 mm以上的蜂窝状催化剂更加适合于水泥炉窑高尘特性,配合蒸汽吹灰器、流场模拟技术,可提升抗高尘性能。国内外经济效益分析均表明,SCR脱硝技术应用于水泥工业深度脱硝,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也是可接受的。
2018 Vol. 0 (10): 62- [摘要] ( 325 ) HTML (1 KB)  下载 PDF (1448 KB)  ( 0 )
67 EDI技术在余热电站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
李 林, 翟丽娜
我公司原熟料生产线为1 500 t/d配套3 MW余热发电机组,2013年公司对熟料生产线进行技改,生产能力提升为3 000 t/d,2016~2017年对余热电站扩容技改,机组由3 MW升级为6 MW,化学水处理系统也相应进行技改。
2018 Vol. 0 (10): 67- [摘要] ( 282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37 KB)  ( 0 )
       分析测试
69 国产激光粒度测试仪验证与综合评价
王 涛, 孙月琴, 杨鹏宇, 解 静, 王旭方
通过对国内外激光粒度测试仪的发展现状的调研,对比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情况,探讨了国产仪器验评服务在建材检测科学仪器的应用。结果表明,无论从外观工艺、准确度、稳定性、可靠性等特征性指标还是调试、维护等均达到标准使用要求,满足检测、科研要求,减弱了检测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及重点实验室等对国外进口仪器的依赖,促进了国产激光粒度测试仪的质量提高和发展。
2018 Vol. 0 (10): 69- [摘要] ( 279 ) HTML (1 KB)  下载 PDF (1239 KB)  ( 1 )
       电气控制
72 葛洲坝水泥中压供电系统电压综合控制技术分析
付金强, 周训海
中压供电系统针对系统电压突变的防护技术由初期的避雷器,发展到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再到消弧柜,近年来采用了KYG电网电压综合控制系统。本文通过分析各种保护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探讨水泥企业中压供电系统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及机理,分析各种保护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以期找到一种有效的防范措施,提高供电网络保护的全面性、可靠性以及设备自身的安全性。
2018 Vol. 0 (10): 72- [摘要] ( 33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069 KB)  ( 1 )
       技改交流
75 煤粉转子秤的改造
李 芳, 尚银明
在煤粉秤前增设多层煤粉给料机,该装置投资少、工期短、现场改动小,并可保证煤粉秤的负荷率由60%稳定提高至80%以上,可解决煤粉转子秤下煤不稳问题,稳定回转窑生产。
2018 Vol. 0 (10): 75- [摘要] ( 514 ) HTML (1 KB)  下载 PDF (1176 KB)  ( 0 )
77 余热发电化水间供水系统优化改造
吴洪磊, 孙培敬, 张宝民, 粱孝华, 刘 伟
我公司共有3条熟料生产线,配套2台10 MW余热发电机组。自2010年投运以来,因地势原因生产水源紧张,枯水期部分水井干枯无水可用,不能满足发电用水需求,导致余热发电供水困难。余热发电3台AQC锅炉及3台SP锅炉用水全部使用化水间制作的除盐水,但目前除盐水制水因水井上水量较小,不能满足生产、生活、办公同时用水,频繁断水造成制水机组频繁停机,每次开机都要重新冲洗多介质及活性炭过滤器,造成水源浪费及电耗增加,同时也因断水、管道进气原因造成反渗透膜寿命降低,增加材料消耗。
2018 Vol. 0 (10): 77- [摘要] ( 306 ) HTML (1 KB)  下载 PDF (1069 KB)  ( 0 )
78 水泥窑余热发电除氧器真空系统节能改造
赵 锋
我公司现有一条4 500 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一台窑头锅炉,一台窑尾锅炉,一台7.5 MW汽轮发电机组,除氧方式为真空除氧。该除氧器真空系统由一套射水抽气器和一台离心水泵组成。水泵功率37 kW。除氧器设置标高11 m。在投产后机组运行中发现,抽真空系统连续运行时,循环水箱水温上升较大,达到60~70 ℃,水泵温升随之增加,电动机轴承温度达到80 ℃左右,抽气效果下降。泵运行安全受到影响,为避免设备出现问题,不得已采用间断运行方式,造成除氧器真空忽高忽低,除氧效果得不到保证,溶解氧检测数据波动较大,存在溶解氧超标现象(80 µg/L)。给水品质受到影响。
2018 Vol. 0 (10): 78- [摘要] ( 352 ) HTML (1 KB)  下载 PDF (984 KB)  ( 0 )
79 窑头布袋收尘器回灰拉链机节能改造
姬忠全, 李保明, 于光民
我公司两条6 000 t/d熟料生产线于2007年5月投产运行,最初使用8台FU270拉链机将窑头布袋收尘器产生的粉尘收集输送到盘式输送机,再入熟料储存库。由于按照篦冷机烟尘全部经列管冷却器冷却后直接入窑头布袋收尘器集灰进行设计,收尘量大,所以窑头布袋收尘器回灰拉链机输送富余容量大,配置功率高。2010年上半年经技改后,新增1.2 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篦冷机烟尘旁路改道进电厂AQC余热锅炉,经锅炉振打进行集尘,直接回到熟料盘式输送机,经余热锅炉降尘后的烟气再入布袋收尘器,进入窑头布袋收尘器的烟气含尘浓度及收尘量降低到不足原设计量的20%,布袋收尘器FU拉链机接近空负荷运行,由于改造8台FU270拉链机投资设备费用高,故通过改变其运行方式来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2018 Vol. 0 (10): 79- [摘要] ( 447 ) HTML (1 KB)  下载 PDF (1050 KB)  ( 0 )
80 胶带输送机压缩空气清扫器的应用
尚义华, 代胜森, 李丰敏, 邢永生, 张俊飞
我公司原燃材料输送均以皮带输送机为主,皮带机皮带使用时间长后表面产生细微裂纹,粉状物料在粉尘较多或物料水分较大时,易黏在皮带上,随着胶带一起返回受料方向,在返回过程中因与下托辊接触而产生振动,造成黏附在胶带表面上的粉状物料在返程途中不断掉落,使胶带跑偏,导致托辊不灵活且磨损加快,同时严重污染现场的生产环境,增加了工作量。
2018 Vol. 0 (10): 80- [摘要] ( 406 ) HTML (1 KB)  下载 PDF (949 KB)  ( 0 )
       当月整期下载
81 2018年第10期整期电子版(含所有广告)
2018 Vol. 0 (10): 81- [摘要] ( 266 ) HTML (1 KB)  下载 PDF (272238 KB)  ( 0 )
合作企业
版权所有 © 2015 《水泥》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7690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6011385号-5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