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泥熟料中残碳的分析研究 |
马娇媚,刘瑞芝,陶从喜,郭涛,李波 |
|
|
摘要 通过差热失重测试、化学分析、热红联用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多个水泥熟料样品中的残留的碳元素,总结了近期水泥熟料中残碳的检测研究,找到了一种可行的、准确的残碳检测方法,分析了不同烧失量熟料中的碳含量,区分了有机碳和无机碳存在形态。结果表明,熟料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明显的吸热而无明显的放热,说明存在有机碳的可能性较小;微量碳元素的测试结果显示熟料中总碳含量较少,其数量级为0.01%~0.1%,有机碳更少,其数量级为0.01%,影响熟料烧成热耗在<4.18kJ/kg范围内;研究还显示熟料的烧失量与碳元素的含量不存在正比关系。
|
|
关键词 :
水泥熟料,
残碳,
有机碳,
无机碳
|
出版日期: 2017-07-18
|
[1] |
王振华, 王晓英, 李方忠, 刘 洋, 董晓丽, 任建波. 水泥助磨剂对不同质量指标水泥熟料强度影响研究[J]. 水泥杂志, 2020, 0(02): 6-. |
[2] |
肖忠明, 郭俊萍. 关于第三系列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及其碱度系数计算的商榷[J]. 水泥杂志, 2019, 0(07): 16-. |
[3] |
齐永旺,李福洲,颜波,金诗润. 两个不同品种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硫存在形式及其分布特性研究[J]. 水泥杂志, 2017, 0(8): 5-. |
[4] |
肖忠明, 郭俊萍, 崔 琪. C3S型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研制及制成水泥性能初探[J]. 水泥杂志, 2017, 0(10): 10-. |
[5] |
姜文刚. 采用100%电石渣生产高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熟料[J]. 水泥杂志, 2016, 0(6): 18-. |
[6] |
代家聚. 利用水泥熟料生产线煅烧冶金石灰的设计与实践[J]. 水泥杂志, 2016, 0(6): 21-. |
[7] |
李世强,李宏安. 提高电石渣生产水泥熟料强度与改善颜色的措施[J]. 水泥杂志, 2016, 0(5): 24-. |
[8] |
李媛,张延明,金光辉. 黑煤矸石在生产水泥熟料中的成功应用[J]. 水泥杂志, 2016, 0(4): 13-. |
[9] |
卫文明. 利用电石渣等多种废渣生产优质硅酸盐水泥熟料[J]. 水泥杂志, 2015, 0(9): 9-. |
[10] |
丛龙成, 姚发路. 电石渣代替石灰石生产水泥熟料CO2减排量计算[J]. 水泥杂志, 2015, 0(6): 25-. |
[11] |
田 力, 常占新, 邓玉明. 生料分别粉磨在生产低碱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应用[J]. 水泥杂志, 2015, 0(3): 16-. |
[12] |
闫铁成, 周茗如, 苏 星. 掺加建筑垃圾分选粉体对硅酸盐水泥熟料烧成的影响[J]. 水泥杂志, 2015, 0(3): 9-. |
[13] |
张同生, 刘向阳, 韦江雄, 余其俊, . 水泥熟料与辅助性胶凝材料优化匹配的基础研究进展(Ⅱ)——化学效应[J]. 水泥杂志, 2014, 0(8): 8-. |
[14] |
张同生, 刘向阳, 韦江雄, 余其俊, . 水泥熟料与辅助性胶凝材料优化匹配的基础研究进展(Ⅰ)——物理效应[J]. 水泥杂志, 2014, 0(7): 7-. |
[15] |
管宗甫, 李小颖, 肖宇领, 李 抗. 多离子掺杂对水泥熟料性能和结构的影响[J]. 水泥杂志, 2014, 0(4): 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