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烧失量作为P·O42.5(R)水泥一项国家强制性指标,其指标为K≤5%。结合我公司配料方案,其烧失量主要通过调整石灰石掺量进行控制,正常情况下石灰石固定配比为8.0%。
|
|
关键词 :
P·,
O42.5,
出磨水泥,
烧失量,
超标
|
出版日期: 2017-07-20
|
[1] |
李红荣, 杨鹏飞, 张强红. 降低出厂水泥温度的措施[J]. 水泥杂志, 2020, 0(02): 33-. |
[2] |
段 岩. 水泥组分定量测定的方法改进[J]. 水泥杂志, 2019, 0(s1): 93-. |
[3] |
唐名德, 石小芳, 曹汉华. 出磨水泥与出厂水泥净浆流动度差距大的原因分析[J]. 水泥杂志, 2018, 0(3): 19-. |
[4] |
刘圣忠,刘吉廷,刘文忱. 核电P·Ⅰ42.5水泥试生产总结[J]. 水泥杂志, 2017, 0(2): 13-. |
[5] |
徐顺伟, 赵阳光, 刘 杰. 降低P·O42.5水泥需水量生产试验[J]. 水泥杂志, 2017, 0(10): 35-. |
[6] |
蒋德洪, 石小芳, 高军伟. P·C32.5R水泥不吸水原因分析[J]. 水泥杂志, 2017, 0(10): 31-. |
[7] |
董恒恒,马少华,孟庆权,王奋中,曾宪军. 浅谈出磨水泥互换对水泥质量稳定性的改进[J]. 水泥杂志, 2017, 0(1): 25-. |
[8] |
杨德鑫,裴洁仁,李现利. 出磨水泥氯离子含量异常偏高的问题及处理[J]. 水泥杂志, 2016, 0(8): 31-. |
[9] |
李海品. 水泥厂SO2超标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 水泥杂志, 2015, 0(8): 50-. |
[10] |
吴锦锋, 吴新玲, 廖金梅, 郑俊生. 取消P·C32.5水泥后市场会出现的情况分析[J]. 水泥杂志, 2015, 0(7): 51-. |
[11] |
李泽群. P·C32.5R取代P·C32.5水泥的应对措施[J]. 水泥杂志, 2015, 0(12): 19-. |
[12] |
罗 懿. 普通硅酸盐水泥烧失量试验方法探讨[J]. 水泥杂志, 2014, 0(8): 57-. |
[13] |
李修启, 刘 强. 停生料磨时硫超标的治理[J]. 水泥杂志, 2013, 0(1): 2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