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CO2排放特征及治理技术研究
刘含笑,吴黎明,胡运进,吴洪义,薛建仓,张壬寅,崔 盈,单思珂,王 乐
Study on CO2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cement industry
LIU Hanxiao, et al.
摘要 本文系统梳理分析了水泥不同种类和各工序的CO2排放特征,其中,工艺、燃料直接CO2排放占比达90%,与物料中碳酸盐的含量正相关,与燃料发热量和利用率负相关,电力间接CO2排放占比约10%,特种水泥由于减少了碳酸盐分解造成的碳排放,总体碳排放量较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可分为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粉磨三个阶段,工艺和燃料CO2排放主要发生在熟料煅烧阶段,其尾气中CO2浓度一般在11%~29%。研究分析了碳替代/碳捕集等控碳技术、CO2资源化利用技术。水泥厂碳替代主要是原料替代、熟料或水泥替代、燃料替代等,可分别实现减碳10%、25%~50%和30%以上;碳捕集主要有富氧燃烧和烟气CO2捕集,水泥窑富氧燃烧技术有全氧燃烧和分解炉全氧燃烧技术两种。捕集技术主要采用化学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在CO2综合利用方面,针对水泥厂的特殊应用场景,矿化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如采用混凝土养护技术,制备高附加值的微纳米碳酸钙等。
关键词 :
水泥行业 ,
CO2 ,
碳达峰碳中和 ,
CCUS ,
低碳规划
出版日期: 2023-02-03
引用本文:
刘含笑, 吴黎明, 胡运进, 吴洪义, 薛建仓, 张壬寅, 崔 盈, 单思珂, 王 乐. 水泥行业CO2排放特征及治理技术研究[J]. 水泥杂志, 2023, 0(02): 10-.
LIU Hanxiao, et al.. Study on CO2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cement industry. Journal of Cement, 2023, 0(02): 10-.
链接本文:
http://www.cement.org.cn/CN/ 或 http://www.cement.org.cn/CN/Y2023/V0/I02/10
[1]
刘含笑, 吴黎明, 王丁振, 李丽丽, 吴洪义, 薛建仓, 周 号, 周亚宁. 固定源烟气CO2工程实测研究 [J]. 水泥杂志, 2022, 0(05): 67-.
[2]
黄 岚. 水泥窑尾烟气CO2变压吸附捕集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J]. 水泥杂志, 2022, 00(01): 1-.
[3]
何鹏飞, 蒋宝庆, 梁 笠, 屈荷叶, 刘少峰. 水泥行业脱硫废水篦冷机烟道蒸发技术 [J]. 水泥杂志, 2021, 0(1): 61-.
[4]
王新频, 宋教利, 李光鑫. 我国水泥工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前景展望 [J]. 水泥杂志, 2021, 0(08): 1-.
[5]
王 淦, 王少权, 陈招妹, 沈敏超, 黄佳奇, 傅 峡, 孟银灿, 冯国华. 高性能脱硫脱白技术在水泥超低排放中的应用 [J]. 水泥杂志, 2021, 0(06): 41-.
[6]
王新频. 世界水泥工业CCUS最新研究进展 [J]. 水泥杂志, 2021, 0(03): 1-.
[7]
孙 健, 陈宝荣, 王旭方, 殷祥男, 王伟智, 熊米佳. 浅析水泥的清洁生产技术 [J]. 水泥杂志, 2020, 0(S1): 141-.
[8]
赵畅畅, 杨智宏, 何伟楚, 何 伟, 周 洲. 铁谱定性分析技术及其在水泥行业油液监测中的应用 [J]. 水泥杂志, 2020, 0(7): 23-.
[9]
卢建富. 水泥行业链条的特殊设计要点 [J]. 水泥杂志, 2020, 0(04): 43-.
[10]
朱召平, 娄 彤, 信明勋, 陈奎续, 邓晓东, 林 宏. 高温超净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及其在水泥行业的应用前景探讨 [J]. 水泥杂志, 2020, 0(04): 51-.
[11]
王新频. 水泥工业几种CO2捕获技术的评估 [J]. 水泥杂志, 2019, 0(8): 1-.
[12]
王新频. 水泥工业几种CO2捕获工艺介绍 [J]. 水泥杂志, 2019, 0(07): 4-.
[13]
刘姚君, 汪 澜.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减排潜力与成本分析 [J]. 水泥杂志, 2018, 0(3): 11-.
[14]
蔡 琳, 田浩臣, 张 杰, 蒋 婷, 陆继东. O2/N2与O2/CO2气氛中水泥生料碱金属挥发情况对比研究 [J]. 水泥杂志, 2017, 0(10): 15-.
[15]
葛超,冯海波,王洪华. 河北省水泥行业脱硝现状、存在问题及运行管理建议 [J]. 水泥杂志, 2016, 0(6): 51-.